第474章 老松啊1667(1 / 2)

  传说中的大成有缺?历代少年英杰无不英年早逝,像你们中原的霍去病,韩非,孙膑……”

   “你对中原的事知道挺多。”张阳拿着茶碗与他相碰,“最近一家人一直都在戒酒,这便以茶代酒。”

   松赞干布拿起茶碗一饮而尽。

   看松赞干布被姐夫说得这般迷糊,真的信了一般。

   说话间又是一笔买卖谈成,李泰痛苦地扶着额头,与一国的国君谈话,姐夫都能谈成一桩买卖吗?

   村里传来几声犬吠,一头熊从不远处跑过,这头熊的背上还骑着两个小丫头。

   远处又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

   村子里充满了生机。

   “听说赞普很喜欢中原的书籍?”

   张阳的话语打断了松赞干布欣赏这处景色的心思。

   他解释道:“从小时候便一直在看中原的书籍,要说能偶然认识中原文字的人,能够熟读中原文章的人并不多,所以一开始读起来很晦涩难懂,往后便好多了。”

   “吐蕃很仰慕中原的底蕴,我很向往历朝历代变迁的故事。”松赞干布站起身朗声道:“久远之前,人们还在与野兽作抗争,寻找栖身之所,有人提出了在高处或者树上搭建房子,躲避野兽,他便是传说久远的有巢氏,很快他就被推崇成了天下之主。”

   “那时中原人还在吃生肉野果,导致了疾病肆虐,中原人的寿命很短,而智慧的进展与人一生的长短有关,一个智者要将自己的智慧提高需要岁月的积累,寿命如此短的情况下,智慧不能得以发展更不利于传承。”

   “后来,出现了一个人,他告诉人们用火将食物烧熟,从此人们开始吃熟食,他便是燧人氏。”

   “之后生病的人越来越少,人们的寿命开始增长,当人可以安居乐业,智慧便更强大了。”

   “又有禹平定水患,再之后有了商周两代,中原建立了王朝与权力的世袭罔替,人与人,家与家之间有了血脉之分,这便是中原自莽荒走来,一段漫长的路。”

   松赞干布的神情多了一些落寞,“这些都是我从荀子的典籍中看到,中原很多厉害的人,也有很多名传千古的人物,我们吐蕃也需要这样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