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吵架需要学以致用1537(1 / 2)

   甘露殿内,李世民与尉迟恭商议了许久。

   涉及卫府兵马就不是小事,李恪终究还是一个孩子,万事哪有想得这么容易。

   更不要说卫府是否要改制。

   有了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在前,李世民对兵权的控制更加理智,看似朝堂上将军国公不少,能够掌握兵权的依旧是少数的一部分人。

   尉迟恭缓步走出甘露殿,这一次的商议也有了结果。

   封蜀王李恪云骑营校尉,校尉多少也算是一个卫府中的重要职位,可以独领一队兵马。

   这样的校尉在军中不少,许多权贵子弟入卫府也就只是校尉,碍于蜀王殿下还未成年,只多给了三百兵卒。

   这种安排不用圣旨宣读,消息在宫中不胫而走,这一刻收到消息的杨妃心中很是高兴,心中的石头也算是落下了。

   “恪儿,总算是在军中有了一官半职。”杨妃匆忙看着寝殿内的摆设,目光扫了一圈唯一可以拿得出来的,也就是一颗东珠,这还是当初从前隋的皇兄留下的。

   知道杨妃的心思,一旁的宫女小声道:“听说公主殿下和骊山县侯喜爱银钱。”

   杨妃这才收回了目光,从柜子上拿出一个盒子,盒子中几块银饼。

   张阳和汝南公主的家业很大,这点银钱多半是看不上了。

   身为妃子,如今身上穿着的衣衫正是骊山送给皇后的布匹所制,不少宫中的皇子与公主所穿也都是用皇后分下来的羊毛布料裁剪而成的衣物,听说这种布料已经在长安城卖到五百钱一尺。

   又是一番思量,杨妃将前隋皇兄留下的东珠装进一个盒子,“将这颗东珠送入骊山,交由汝南公主。”

   宫女接过盒子又问道:“需要留下话语吗?”

   杨妃摇头,“不用了。”

   “喏。”

   领军卫的卫府中,李大亮正在带着人列队练兵,队伍中只有角落的一小队人手站得笔直,与其他队伍相比非常显眼。

   尉迟恭将兵部批复的文书交给李大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