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远在天边的家产1374(1 / 2)

  倾家荡产来驰援社稷。

   杀鸡取卵是愚蠢的行径,不如看着骊山的发展,有个敛财有道的女婿,李世民更喜欢骊山成为社稷的钱袋子。

   “朕的这个女婿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胆敢动河西走廊赋税,谁又能说出这般话语。”

   张阳站在一旁没讲话。

   “父皇,骊山的工厂越做越多,每年所交的赋税也是最多的,去年我们骊山所交赋税可以抵上周边数个郡县之和,女儿以为父皇应当庆贺才是。”

   “若是骊山拿出去的银钱不收回成本,骊山的发展便会停滞不前,这是父皇与女儿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父女俩三两句话表明了立场。

   李世民向女儿抱怨,女婿索要太多。

   李玥向父皇解释,骊山的银钱也不是白给的,若不能收回成本,夫君不会出钱,父皇也只能在宫里着急。

   皇后不止一次说过,李玥的成长很快。

   从当初还是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到现在李玥言行举止端庄大方,善于思考明白事理。

   时间很神奇,现在的李玥婉如脱胎换骨,成了一个让朕这个做父亲的都不敢小觑自己的女儿。

   她的眼神中也没有胆怯,更多的是一种尊重,谈吐与举手投足多了几分张阳的影子。

   女儿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做父亲的自然高兴。

   可当自己的女儿也成长为一个让父亲不能小觑的人,李世民心中有欣慰也有无奈。

   陪伴玥儿长大的是张阳,不是朕。

   玥儿的一身本领是她的天分也好,还是张阳的悉心教授,她都已经褪去了孩童时的懵懂,能够与朕对坐而谈,不露怯色。

   终于父女俩的棋局有了结果,一局棋以平局结束。

   “父皇承让了。”

   “呵呵呵……”李世民笑道:“不是朕承让了,而是朕生疏了。”

   “父皇处理国事劳累,要多注意身体。”

   李世民抬眼看向窗外的夜色,“不早了,你们早点回去吧。”

   “女儿告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