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再次刷新三观的李泰1340(2 / 2)

   离开骊山后,在军中处理好各种公文,便入宫去见陛下。

   现在朝中的将领在年轻一辈与中年一辈间有种青黄不接的感觉,这也是李世民所考虑的。

   李绩陪着李世民走在玄武门外,“陛下觉得李孝恭的儿子如何?”

   “崇义这孩子朕是看着他长大的,只是他选择从文,并不想做个武将。”

   “末将以为尉迟将军的孩子也是一位将才。”

   “你说尉迟宝琳?这孩子朕看过,现在当值少卿,只是他缺少他父亲那一份果敢,也无带兵经验,靠着父辈朕可以给他几分照顾,只是难当大任。”

   “程知节的孩子……”

   “你说程处默吗?”李世民冷哼一声,“这小子就是一个瓮货,想要他带兵打仗?怕是会带出一帮山匪,跟他爹一个货色,不好读书,到现在就连字都写不全。”

   朝中的这些武将

   这些孩子要不就是心气太高,又是缺少历练,再者都是家中长子,李世民又不好编排。

   人情世故是一回事,君臣之间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年一起征战天下的将领,现在一个个都成为国公,成了卫府军中的领头人,要说这些人国公们,现在也只有几人手中还手握实权,其余的人都还在晃晃荡荡,在军中挂着虚衔,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

   像程咬金这些人在朝堂上,会站出来大声请战,陛下真的还会让他们带兵重新执掌兵权吗?

   渭水之盟过后,阴山一战将突厥人打败,这口恶气是出了。

   可是陛下心中那一份锐气也随之消去了不少。

   当年的天策上将,已经成了现在的陛下。

   也没了当年的心气,现在的陛下更在意的是如何治理社稷。

   眼下除了苏定方和李道彦也找不出比之更好的年轻将领。

   精通兵法和孔武有力不同,陛下真正想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陪着陛下正走着,一个侍卫带着苏定方而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