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李世民的心眼924(1 / 2)

  还带了一些宫里才有的麝香出宫。

   张大安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秋日的朱雀大街最是热闹。

   “听说你们村子的稻米就快要有收获了?”

   “快了吧,最晚十一月应该可以收获了。”张阳又想了想,“收成应该不会太好,八月份这才种下还是有些晚了。”

   “若是关中的田亩也能如此耕种,岂不是多一成粮赋?”

   张阳解释道:“太子此言差矣,骊山之所以可以种稻,也是因为有渭水河畔给的水源,可以让我们开辟出水田。”

   “关中绝大部分田亩还不是水田,而且还与天时有关,若是今年的春季来晚一些,冬季来得早,稻米也种不成。”

   李承乾点头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孤懂得少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我们骊山最近都不打算再开垦田地了,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工厂上。”

   一路走着,李承乾好奇道:“你是想要把更多的人力放在工厂上。”

   张阳没有否认,“太子殿下,种田可以获得粮食,但是不能获得财富,面朝黄土种地的一代人很难养出一个读书人,在如今书籍笔墨昂贵的年代,想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又释然地笑了笑,张阳接着讲:“如果人们手中有了银钱,便可以买得起更多的书籍,如此一来读书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当然了从经济的方面来看,提高整个中原的收入来让人们买得起书是不现实的,还是要降低书籍的价格。”

   “对了,近日倒是有些人对东宫言辞颇多。”

   “什么意思?有人说闲话?”

   李承乾一手背负一手挽着袖子在胸前,“当初因为出题的事情,那些文人皆被挡在东宫外,现在他们这些人对东宫颇有看法,也有人议论。”

   张阳点头道:“原来是他们有意见了。”

   李承乾又道:“孤倒是不担心自己,就是担心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多,会危及到你,传到父皇耳中难免又会多生事端。”

   “其实我这人并太在乎名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