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应国公861(1 / 2)

  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

   “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用诸葛治蜀来举例,以诸葛来的治理方式让蜀中开化,再用刑罚应当慎用,不能惠及奸恶之人,更不能伤害良人,来彰显天可汗的仁德。

   即便是长安城全民称颂,张阳还在为了自己的生产大业而努力。

   中原平定可还有地方豪强作恶,官府能力在地方甚微,李世民也派出了不少像武士彟这样的人去治理各地情况。

   注重民生,轻徭薄赋的国策让中原得以休养生息,身为天可汗,他需要得到天下民心的归附。

   李世民迫切需要天下人认可他这个皇帝,来为了抹除当初皇位得来不正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辆马车在官道上走得不快,只有一个车夫也无人护送,坐在马车内的就是武士彟。

   身为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的元谋功臣之一,又是开国国公,武士彟的处境比其他开国国公差了不少。

   马车突然停下,武士彟面色不悦,“何故停车?”

   “回家主,前方有一队兵马拦着官道。”家中仆人低声回话道。

   “何来兵马敢拦官道。”武士彟带着怒意走下马车,见到一支十来人的兵马横在官道上,为首的是一个十岁刚出头的小孩子。

   “你们是什么人。”

   听到对面喝问,李泰拿出一张画像做着比对,确认了好一会儿还是拿不定主意,又问向身后的侍卫,“像吗?”

   侍卫也是一阵无言,面对这样魏王也不好发作,侍卫问道:“敢问可是应国公武士彟?”

   武士彟越加恼怒,“既知道是老夫,还不把路让开,你是哪家权贵公子胆敢横行乡里,老夫必要在陛下面前状告于你!”

   “看来没错了。”李泰站起身,把胡凳递给身边的护卫,当即换上一副乖巧的笑容,“有所失礼,还望应国公勿怪,其实是你的一位老友让我们在此等候。”

   “老夫的好友?”

   “敢问应国公可还记得上官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