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应国公859(1 / 2)

   人力资源一直都和生产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任何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的规划,村子的发展也同样,张阳来到河边把鱼钩放下懊恼地拍死眼前一只蚊子。

   怎么都避不开自己的最讨厌的一个专业,心中万般无奈和苦涩。

   关中最大的人力资源就在长安城,而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弘文馆。

   李世民手握着这么庞大的资源不好好利用实在是可惜了。

   今年的夏收比往年都要晚,在别的地方粮食还没丰收的时候,八月的最后几天,骊山村先收粮了。

   尽管天气依旧很炎热,李世民还是愿意走出骊山行宫,走到村子里来看着这里的村民收割粮食,这是整个村子的大事,全村男女老少都在田地里忙活。

   就连工坊都停止建设了。

   李承乾陪着李世民走在田埂上,眼下村子里空荡荡的,所有人都去地里忙活了,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皇帝。

   李世民也瞧见了李渊也在田地里收割麦子,和一群村民有说有笑的。

   “此地有古怪。”李世民皱眉地低声讲着。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上官仪和村民定下来,说是村子里田亩本就不多,加上麦子的价格比黍米和糜子都要高,在所有的田地里都种上了麦子,他们也更喜欢吃麦子。”

   田地连绵可以一眼看到田地的尽头一直到了渭水河,四周还有其他的作物,甚至还有豆子种着。

   “麦子比其他粮食熟得更快吗?”

   听到自己父皇的问题,李承乾连忙拿出一卷书看着,这上面记录的都是这一个月在村子观察的笔记。

   李世民见了一手夺过李承乾手中的书卷,“二月开始烧地,三月开始耕种,蔬菜地放有鸡蛋草木灰,待八月丰收,九月挑出几亩地再种稻米。”

   李承乾躬身,“父皇,当初儿臣也问了治理之法,他只让儿臣自己观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