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保持中立就好(求追读)72(2 / 2)

吉平继续给荀彧检查,刘协和唐氏母子俩聊起了家常。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唐氏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刘协还当着她的面称赞荀彧,“荀令君,真是做事勤恳,任劳任怨,每次路过尚书台,朕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哪怕散值后,别人都离开了,荀令君也会忙到很晚,朕心里是又感动,又心疼啊。”

荀彧连忙摆手,谦虚的说道:“陛下过誉了,这都是臣的本分,职责份内之事,并不觉得辛苦。”

这一点,荀彧和诸葛亮很像,勤勤恳恳,鞠躬尽瘁,一个是为刘备操劳一生,一个是为曹操呕心沥血!

聊了一会,唐氏便带着荀恽离开了。

气氛一下子又沉默了下来,荀彧几次看向刘协,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刘协主动打破了尴尬的气氛,“荀令君,你有心事?”

“陛下,何出此言?”荀彧下意识的问道。

“你不想说,那就朕来说,荀令君以为朕受了委屈,所以每次见到朕你心里有些愧疚,对吗?”

明明是帮曹操做事,却总觉得对不起皇帝,这确实是荀彧真正纠结的地方。

荀彧沉默了,想否认,脸上又露出了几分痛苦且复杂的神情。

刘协笑了笑,劝道:“荀令君,你心事太重,想的太多了,曹公对朕也不错,他帮朕匡扶汉室,朕也能得空抽闲四处逛一逛,轻松一些,这样皆大欢喜,挺好的。”

荀彧叹了口气,“陛下心胸豁达,颇有容人之量,臣很欣慰,可是满朝文武,却不这么认为。自从成立尚书台以来,非议便不绝于耳,臣日夜忧虑,颇为不安。”

刘协急忙打断了他,“尚书台的成立,也算是朕默许的,曹公的任何举动,算起来,都是朕默许的。只要你和曹公齐心协力,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刘协表现的越是大度,越让荀彧内心感到自责。

他终究不是个狠毒心肠之人。

尚书台的成立,压根就不是刘协默许的,可没办法,刘协现在只能当一个顺民!

还不能在明面上表达不满!

刘协半开玩笑的说道:“你如果再觉得尴尬,咱们以后尽量就不要再见面了,免得曹公误会。”

荀彧长叹了一声,点了点头。

等离开荀府后,吉平忍不住说道:“陛下,既然荀令君有所动摇,陛下何不趁机招揽他,让他为我们所用呢?”

刘协摇了摇头,“称平,你太小看他了,荀彧自责归自责,怎么可能就凭几句话,就能让他站到我们这边呢。不过,日后要是能让他保持中立,朕就已经很知足了,有的人可以拉拢,而有的人,只要对我们表达出善意就足够了。”

荀彧之所以自责,是因为他心肠软,见不得皇帝受委屈。但他对时局形势的判断,依然非常清醒。

曹操掌控一切,刘协可以说一无所有,只有一个皇帝的虚名。

刘协没有任何的底气,能让荀彧改变立场。

荀彧如果直接站队到刘协这边,除非他脑袋进水了!因为任谁也看的出来,空有皇帝之名的刘协,面对曹操没有半点翻盘的余地!

曹操有兵马,有人才,有雄才大略的能力,也积攒了不错的名声。

吉平想了想,说道:“陛下洞察人心,深谋远虑,能拉拢的拉拢,不能拉拢的也要尽可能的向他们示好,一旦日后曹操和我们决裂,就会有很多人不会站在曹操那一边了。”

刘协点了点头,忧虑的说道:“话虽如此,但是,道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啊,所以我们要更加冷静,更有耐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