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215(2 / 2)

赵云是夏侯兰的好友,赵云显然是皇帝的人,那么自己呢?该如何抉择呢?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曹操和皇帝的争斗,让夏侯兰这个普通的校尉,也被殃及到了。

就在这时,城外也突然响起了喊杀声,竟然又出现了一队人马。

陆逊冲夏侯兰这边大声喊道:“城外是我们自己人,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不想和陛下为敌的速速打开城门。”

陆逊相信,夏侯兰一定不会让赵云和皇帝失望的。

因为地下有密道,所以出城和进城,对陆逊这些人来说,非常方便。

太史慈要不然也不会突然出现在城里了。

不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理智,都让夏侯兰更加偏向于皇帝这一边,很快他就下定了决心。

夏侯兰的身边,也有不少他自己的部下,他急忙转身,大喊一声,“速速打开城门。”

没等夏侯惇来得及阻止,夏侯兰便带人打开了城门。

城外的人呼啦一下,顿时潮水一样的冲了进来。

如此一来,夏侯惇的兵顿时陷入了前后包夹之中。

夏侯兰也果断的加入了陆逊的队伍,往前杀了过去。

“奉诏杀贼,阻拦者死。”陆逊举剑在手,振臂高喊。

其他人也纷纷高喊,“奉诏杀贼,阻拦者死。”

夏侯惇的士兵,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对方可是皇帝的人啊。

很多人平日里都见过皇帝,印象都不错,甚至有的还和皇帝说过话,受伤的时候还被救治过。

和皇帝作对,大多数人可没有这样的胆量,更何况,他们已经被前后包围了,对方的兵力还远远的超过了他们。

这仗还怎么打啊?

于是,许多曹兵纷纷丢下武器,甚至直接倒戈相向,跟随着夏侯兰一起往前杀去。

夏侯惇这种情况下,哪还能不分心,刚回头看了一眼,便被太史慈一枪刺中了右腿,夏侯惇身子顿时一个踉跄。

太史慈再次持枪逼近,枪影快如闪电,夏侯惇愈发狼狈,腿上鲜血直流,动作愈发慢了下来,两人又战了几个回合,夏侯惇终于支撑不住了。

被太史慈抓住机会,把枪挑到一旁,没等夏侯惇做出反应,脖颈处便传来了一阵冷风。

霎时间,太史慈的枪头便抵在了他的咽喉处。

夏侯惇面色颓然,他挺直了胸膛,大声道:“要杀就杀,不必废话。”

太史慈摆了摆手,吩咐道:“捆起来,押下去。”

南门的战斗,很快落下帷幕,夏侯惇被抓,两名校尉被杀,夏侯兰则加入了陆逊这边。

陆逊对夏侯兰吩咐道:“南门继续由你镇守,其他人,随我去其他城门。”

“让我来守城?”

夏侯兰误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的看着陆逊。

陆逊冲他笑道:“这是陛下的吩咐,陛下说了,如果你能归顺,就值得托付重任。”

“陛下对我竟然如此厚待。”

夏侯兰激动的握紧了拳头,眼眶也变的湿润起来。

接下来,北门、西门、东门的曹兵,也迅速的被陆逊平定,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夏侯惇被抓起来,像一头野兽一样,还在疯狂的挣扎着,可是先前被抓的满宠,已经老实多了,整个人面如死灰,就像死了亲人一样。

本来他还抱有一丝幻想,可是,现在就连夏侯惇都被控制了,还奢望什么?

曹操也好,郭嘉也好,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对许都全都鞭长莫及。

满宠耷拉着脑袋,身上的精气,好像一下子被抽空了,整个人彻底蔫了。

太史慈提醒道:“伯言,为防万一,必须把各处城门,都牢牢的控制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陆逊点了点头,“子义言之有理。”

陆逊马上安排,全面接管许都的城防。

接下来,城里的零星打斗也没有持续多久,董承这些人今夜都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表现甭提多激动了。

事后,陆逊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陆逊先拱了拱手,夸赞道:“今夜之事,诸位都是有大功于社稷,陛下有令,战后救火和安置民心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们了。”

太史慈差点没忍住笑了,倒不是他故意轻看这些人,让他们放火鼓噪声势还可以,其他的则指望不上,陆逊却不吝言辞,狠狠的把他们夸了一顿。

董承这些人全都挺胸抬头,对陆逊的夸赞颇为受用。

董承捋着胡须大笑道:“放心吧,既然是陛下的命令,我等自当遵从,绝不怠慢。”

吴硕、王子服、种辑等人也纷纷表态。

陆逊拱了拱手,很是礼貌的说道:“那就有劳诸位了。”

董承等人今夜精神持续亢奋,急于表现,恨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在他们身上,陆逊则表现的很淡定。

太史慈还有些愤愤不平,陆逊却笑了笑,“这一切,陛下早就料到了,他们有身份,有名望,让他们安抚人心,最合适不过了。”

陆逊和太史慈都没有名望,贾诩的身份也不适合。

董承是国舅,还是车骑将军,吴硕、王子服、孔融等人,也都是很有名望的人。

太史慈无奈的笑了笑,“那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陆逊想了想,回道:“我要先请示一下贾诩先生。”

陆逊见到贾诩后,把情况都说了一遍,贾诩欣慰的点了点头,“很好,守城的事情,决不能马虎,救火和安抚人心就交给董承他们,你做的也很好,但你还忘了一点。”

“请先生明言。”陆逊虚心请教。

“安抚人心,不仅仅要安抚城中的百姓,也要安抚住那些拥护曹操的人。”

陆逊恍然一惊,“多谢先生提醒,只不过,这些人,由我们出面恐怕不太合适吧。”

贾诩点了点头,“的确不太合适,他们这些年都押注在曹操身上,皇帝要亲政了,很多人自然不会甘心,所以,我打算请荀彧出面安抚他们,你马上派人赶往官渡,速速迎接陛下回许都。”

“是!”

许都要想彻底安定,绝对离不开皇帝。

只有皇帝,才是最重要的定海神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