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一石二鸟147(2 / 2)

赵云摇了摇头,“陛下,您客气了。”

来到许都这么久,让赵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刘协有多么厉害,而是他始终那么亲和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管对方官职高低,身份尊卑,刘协从不区别对待,哪怕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他也不会轻视。

当然了,一旦认定是对手,是敌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曹纯、曹洪、程昱这些人的死,刘协从来没有后悔过。

刘协曾经对赵云说过一句话,仁义,是有底线的!

如果对谁都好,对自己人,对敌人也好,那就是天下最愚蠢的人了。

回去简单梳洗了一番,刘协带着董贵人还有赵云,赶往董承的国舅府。

有人急忙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曹操今夜一点胃口都没有,一直待在书房里,晚饭都没吃。

“我记得不错的话,陛下自从来到许都,这还是第一次去国舅府。”

郭嘉和满宠两人都在,郭嘉点了点头,“是的,虽然陛下能够自由出入皇宫,但主动和董承亲近,这应该是第一次!”

曹操哼了一声,“不得不说,陛下还是很有耐心的,甚至比刘备种菜更有耐心。”

刘备只种了半年,可刘协却前后三年半,才第一次去董承家串门。

“奉孝,伯宁,你们觉得,陛下此举,意欲何为呢?”曹操捋着胡须,沉声问道。

郭嘉道:“明公,显而易见,陛下虽然未必会马上亲政,但他也意识到和明公的关系已经挑明了,所以他要为亲政提前做准备了。”

“这么说,陛下要从老夫的手里把权利收回去了?”曹操发出一阵冷笑,就像在猎场挑衅刘协时的笑声一样。

曹操摇了摇头,非常自信的说道:“我觉得陛下还不敢这么做。”

满宠道:“明公,奉孝的意思,是陛下要提前做准备,必然拉拢亲近这些拥护他的人,先稳定人心,再慢慢一步步的提升他们手中的力量,董承是国舅,他是陛下非常看重的人,安抚董承,自然能让很多汉臣深受鼓舞,燃起希望。”

曹操哼了一声,“董承只不过是昔日董卓女婿牛辅麾下的一介武夫罢了,不过是靠了裙带关系,老夫根本不屑一顾,就算陛下让董承领兵,又能如何?”

郭嘉点了点头,“明公说的极是,董承只不过有些蛮勇罢了,这些年他早已远离了战场,勇力看来也所剩无多,确实不值一虑,陛下身边,最应该重视的有三个人。”

“是哪三个人?”

郭嘉眼中闪着充满智慧的亮光,缓缓的说道:“吕布、赵云,还有陈王,如果明公不杀关羽的话,也要把关羽算上。这些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重视的。”

满宠赞成的说道:“不错,这些人都是陛下的臂膀,吕布赵云在内,陈王在外,一旦里应外合,如果被他们夺了许都,后果不堪设想。”

郭嘉胸有成竹的说道:“所以,明公一旦和袁绍真正开战,就把这些人全部带到战场上,一来,确保许都牢牢的控制在我们的手里,另外,最好能借袁绍之手,断陛下几条臂膀。”

曹操眼睛一亮,“奉孝之言,甚合我意,陛下一向喜欢随军出征,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满宠担心的问道:“那如果陛下不愿意去呢?”

曹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语气不容违拗的说道:“就算他不去,我也会让他去!”

曹操下定了决心,吕布赵云和陈王,他知道很难拉拢,如果不能为他所用,那就借袁绍之手除掉他们。

…………

车骑将军府!

“父亲,您看是谁来了。”

刚一回到家中,董贵人便兴奋的喊了一声。

自从来到许都,三年多以来,董贵人这也是第一次回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董承忙带人迎了出来,见到刘协后,也禁不住眼眶湿润起来,因为过于激动,身子也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老臣拜见陛下。”

董承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地上,府里的仆从们也呼啦啦全都跪下了。

刘协紧走几步,把董承搀扶了起来,“国舅,都是自家人,快快起来。”

随后,刘协拉着他的手,两人一起进了前厅。

可不要小看拉手这个简单的动作,刘备和曹操平日里也没少这么做,这代表亲近,代表着被当成自己人来看待。

刚一进屋,董承就激动的说道:“陛下,通过今日许田之事,曹操的真面目已经彻底露了出来,不知陛下有何打算,老臣不才,身子骨还算硬朗,愿为陛下讨贼。”

刘协却眉头一皱,董承的忠心确实没话说,但做事过于冲动,这才刚刚进门,就说的如此直白。

刘协看了赵云一眼,赵云迈步走了出去,守在了外面。

董贵人还想留下来,刘协摆了摆手,“这么久没有回家了,你先去见过你的母亲吧,朕和国舅有要事商议。”

董贵人答应着,静静的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刘协和董承两个人,刘协忽然伸手指向外面,“国舅,朕此番和你相见,曹操应该已经知道了。”

董承气的直咬牙,恨恨的说道:“曹操真是可恶,陛下的一举一动,他都一直在派人监视着。”

“陛下,曹操早有不臣之心,今日就是铁证,请陛下早做打算。”

董承情绪很激动,自从刘协来许都的第一天,董承就后悔了,本以为可以和曹操共同执掌天下,结果,皇帝成了摆设,他也成了摆设。

这三年多,董承无时无刻不在悔恨,不在愤怒。

“国舅,过往之事,就不要再提了,您是朕的家人,孰轻孰重,朕心里有数。”

一声家人,一声“您”,董承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老臣赴汤蹈火,也要效忠陛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