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荀彧观凌烟阁有感115(1 / 2)

“那陛下觉得,这一次曹操讨伐吕布,结局会如何?”

面对赵云的这个问题,刘协笑了笑,“子龙,吕布必败无疑,就算他不败,朕也希望他败,曹操的力量,就代表着朝廷的力量,朕自然希望朝廷的力量越来越强!”

…………

荀彧接连忙了两个时辰,趁着解手方便的时候,在没人的时候,他偷偷照着刘协示范的动作,扭扭腰,抬抬腿,稍稍的舒展了一下筋骨。

这几日荀彧能明显的感受到效果,适当的活动一下,再埋头工作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疲惫了。

返回的时候,从凌烟阁的门前路过,荀彧停下脚步,心情也一下子变的沉重了许多。

凌烟阁的建筑,处处都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里面不时的有袅袅的香火之气飘出,时而还有钟声响起。

因为这里面供奉了许多已经死掉的人,所以会有香火和钟声。

荀彧迈步走了进去,墙上醒目的位置挂了一排壁画,画的都是忠义之人的肖像,壁画下面则记录着他们的生平功绩和人物点评。

不论是人物肖像,还是生平功绩人物点评,都完全出自刘协本人之手。

也就是说,谁有资格进入凌烟阁?刘协说了算!

就算进入凌烟阁,如何点评?功绩如何记录?也是刘协说了算!

最靠近正门的位置,第一幅画是曹操,第二幅就是荀彧!

连荀彧都不得不佩服皇帝的妙手丹青,画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他看着自己的样子,就感觉像是在照镜子一样。

因为曹操和荀彧都还在世,所以功绩也会不停的更新。

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守护汉室的尊严!

这是刘协对荀彧的点评,荀彧每当看到这句话,就会百感交集,心里既有感动,也有内疚。

刘协对曹操的点评,是:忠心朝廷,志在匡扶社稷,大汉第一忠臣!

荀彧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曹操看到这句评语,好半晌,一句话都没说。

郭嘉当时还劝呢,“明公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和陛下请示,稍稍的改一下。”

曹操马上摇头拒绝了,皇帝这是在往他脸上贴金,他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再说了,能成为大汉第一忠臣,曹操内心也是很高兴的。

就像考试考了第一名,班主任点名表扬,有谁会拒绝呢?

荀彧每次来到凌烟阁,都会在自己和曹操的画像前面驻足良久。

至于其他人的画像,有王允的、吕布的、士孙瑞的、陆康的,许多画像下面还只是一片空白,没有评语,毕竟这件事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刘协亲力亲为,后期肯定还会继续补充的。

走到皇甫嵩的画像前,荀彧也是一阵感慨,皇甫嵩平西凉,平黄巾,威震塞外,这些刘协都不吝言辞的褒奖了一番,但是最后的点评只有八个字。

忠臣良将,愚忠误国!

董卓生平最怕的就是皇甫嵩,就算董卓霸占洛阳,企图号令天下的时候,当时皇甫嵩手里依然握有数万雄兵。

皇甫嵩是古今少有的名帅,手底下又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荀彧完全赞成刘协的评价,如果皇甫嵩不向董卓低头,董卓即便想迁都,也休想顺利回到长安,皇甫嵩这一关,他就过不去!

可惜董卓一纸调令,皇甫嵩就乖乖的去了洛阳,然后,被罢免,被夺了兵权!

至于士孙瑞,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刘协的评价却很高:誓死护驾,忠心可鉴!

士孙瑞是刘协东归途中,被李傕郭汜的乱兵追杀,为了护驾死掉的。

凌烟阁每一个人,都有浓重的一笔,都有忠于汉室的功绩。

跟这些人相比,荀彧愈发的觉得惭愧,他虽然一直在做事,但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在为曹操做事。

曹操还有刺董讨董的功绩,也出兵迎接了圣驾,可荀彧自己,他想了好久,也没想起自己对汉室,究竟做过多少事情。

那句守护汉室的尊严,让他的脸都觉得有些发烫!

凌烟阁是免费开放的,谁都有资格进入,刘协曾经叮嘱过,所有进入皇城的人,都可以进到这里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