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朕来给曹公行刑112(1 / 2)

虽说曹操忧心战事,急于行军,但一路走来,望着路边长势喜人的麦田,曹操还是忍不住下了命令,“传我军令,任何人都不准践踏麦田,违令者,斩!”

麦苗随风摇曳,吹动了一片片的麦浪,一眼望去,一片碧绿的海洋。

曹操看向身旁的郭嘉和荀攸,有感而发,“自屯田制推行以来,兖州豫州两地粮食的产量都提升了许多,极大的减轻了我军缺粮的窘境。”

荀攸忙点头赞道:“这都多亏了陛下,若非陛下早早的提出了屯田之法,我们现在就算要出兵,粮草筹集起来也比较困难。”

曹操点点头,不忘回头朝刘协那边看了一眼。

见刘协还在训斥刘备,曹操都有些同情刘备了。

被当众训斥,可一点都不好受啊。

大军出征,就算曹操再着急,速度也快不了多少,幸好,斥候不断的传来消息。

听说夏侯惇没有大碍,高顺也没有坚守多久,就被夏侯惇重新把小沛夺了回来。

曹操渐渐松了一口气。

刘协这边,也训的差不多了,摆了摆手,“好了,玄德,下不为例,以后务必牢记此战的教训,不可再莽撞了。”

等刘备离开后,赵云凑了过来,小声的说道:“陛下,您当众训斥他,是不是有些过了?”

刘协摇了摇头,“你放心,玄德的心胸气量,不在曹操之下,子龙多虑了。”

果然,刘备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见到曹操身边的文武,也能善意的打个招呼。

再次来到曹操身边,刘备提到了一件事,“明公,之前我帮袁绍的儿子袁谭,举了孝廉,希望明公能够体谅我的苦衷,备实乃情非得已。”

因为刘备名义上是豫州牧,袁家的根基在汝南,袁谭的户籍自然也在豫州,所以哪怕袁绍雄霸河北,也不能给自己的儿子举孝廉,这件事,只能让别人代劳。

而刘备之前多多少少,也想和袁绍搭上关系,便送了一个顺水人情。

曹操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玄德,这种小事,我怎么可能放在心上呢,你给袁谭举孝廉,算得了什么,之前我的兖州牧,都还是袁绍为我向朝廷请功得来的。”

刘协把陆逊叫到身边,叮嘱道:“伯言,随军出征,可不是游山玩水,你要多看多想,曹公如何统兵?如何治军?如何扎营?如何攻城?哪怕是粮草的调度,这些都值得你好好的观摩学习。”

陆逊认真点了点头,“我记下了。”

陆逊一向话不多,他现在年龄还小,出行更像一个刘协身边的贴身随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今后陆逊会成长到什么地步。

刘协也不着急,反正,时间还很充足,他有足够的耐心,要好好的打磨陆逊这块璞玉。

陆逊什么都学,平日里跟王越学剑法,跟赵云学兵法,有时候刘协还让他去贾诩那里学一学谋略。

陆逊就像一块饥渴的海绵,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不停的吸收着水分,不断的壮大着自己。

队伍丝毫不乱,曹操一向治军严整,将士们一边赶路,一边时刻注意着路边的麦田。

可是,偏巧不巧,突然一阵风吹过,惊起田间一群鸟雀,有一只鸟惊恐之下,不辨方向的朝着曹操这边飞了过来。

曹操倒没有在意,可是鸟儿飞速的从马的头前掠过,翅膀碰在了马的头上,引得曹操的战马受了惊吓,突然失去了控制,一头扎进了田间。

曹操想把***住,却费了好大的劲儿,奔出去好远,才勉强停下。

原本齐整的麦田,被踩出了长长的一道痕迹,不少麦穗杂乱的倒伏在地上。

这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就在半个时辰以前,曹操才刚刚下了命令。

严禁踩踏麦田,违令者斩!

一时间,队伍都停了下来,大家全都好奇的看向曹操。

曹操自己也觉得很尴尬,重新回到官道上,曹操环视众人,一边看着大家的反应,一边转动眼珠,想着如何应对。

刘备也在看着曹操,想着,接下来,他会编一个什么样的借口。

大家都是聪明人,刘备绝对不会相信曹操真的会拔剑自裁。

无数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曹操,就连那只罪魁祸首的鸟雀,也停在不远处的麦苗上,眨着眼睛,幸灾乐祸的看向曹老板。

队伍停了下来,刘协乘坐的马车也跟着停下了。

在后面看不太清楚,刘协便主动下了车,朝前面赶了过来。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过了一会,曹操目光严厉的看向众人,颇有气势的喊道:“行军主簿何在?”

王必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到了曹操近前,王必的额头都冒了汗。

“明公,有何差遣?”

曹操故意提高了嗓音,问道:“践踏麦田者,当如何处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