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辛苦了61(1 / 2)

离开王绣花家,牛友铁觉得差不多了,便马不停蹄往回走,此时已过了晌午,太阳渐渐西斜。

忙了一上午,牛友铁都忘记吃饭这事儿了,一直到来到永和街上,徐婉婷说她肚子饿了,牛友铁这才恍然大悟。

“咳咳!你瞧我,一忙起来真就什么都给忘了。”牛友铁一拍脑袋笑着道。

实际上,他此时此刻一点都不觉得饿。

可徐婉婷跟着自己都大半天了,这种事,别人不说自己都得留心着点,直接给对方说出来,都不好意思了。

“走,你想吃啥,我请客。”牛友铁爽朗地说道。

“我吃......”

徐婉婷嘴里说着,目光突然游移至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人身上。

对方推着自行车,绑着一轱辘冰糖葫芦,颜色润红润红,一看就忍不住让人只吞口水,牛友铁微微一笑,直接走上前去问:“这糖葫芦多钱一串?”

“三毛。”中年妇女笑着说。

积极地打起车撑,就要给牛友铁取一串。

“给我来两串。”牛友铁说,一边伸出长长的胳膊,主动挑了两串最大的,支付了钱,然后拿了一串递给徐婉婷。

徐婉婷会心一笑,接到手中就吃了起来。

牛友铁虽然不喜欢吃这玩意,但纯粹处于好奇,而且忽地又有了想法,便买了。

凑到徐婉婷面前,笑着问:“你知道这糖葫芦一串的成本有多少吗?”

徐婉婷摇摇头,目光很奇特地游移至牛友铁身上,“怎么啦?你的意思是说,你也会做这个吗?”

“这有啥难的?”牛友铁一脸的得意,“只要能弄到山楂和白糖,谁都可以做。”

“白糖和山楂?”徐婉婷好奇地看着牛友铁,再次对他刮目相看。

这一刻,她实在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牛友铁,你实话跟我说,你怎么会做这个的?还有,你又是怎么认识这么多人的?”

牛友铁没有解释后半句,只笑着解释前面的。

“一斤白糖我至少能做二十串,而一斤白糖多钱?撑死不少过八毛钱吧?还有山楂,街上一毛钱就能买一大碗,一碗少说都有五六十个吧,那么,一碗至少能穿十串,那么,二十串的成本也就是一块钱,每串卖三毛,二十串就能卖六块钱,纯赚五块,利润直接是百分之五百。”

“那么,你还想卖冰糖葫芦?”

“那不然呢?”牛友铁彻底坚定了信心。

“那你会做吗?”徐婉婷关心地问。

不由的,感到自己吃的冰糖葫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众不同,更加的有滋味儿。

“这有多难的?”

牛友铁信心满满道:“只要把糖熬好,把串好的山楂串在糖汁里蘸一下就可以,其实说白了,做这东西只要有手就行。”

实际上,前世刷短视频的时候,他就看到不少制造冰糖葫芦的,看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而且这东西本来就不难,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之所以这年代很少有人去尝试,牛友铁觉得主要除了跟人们思想的保守之外,也跟人们所接收的知识面宽窄有着极大关系。

都知道白糖只能化水喝,却很少知道白糖还能通过加热溶解成黏液,因此发现不了白糖的妙用也再正常不过。

有了这个想法后,牛友铁觉得自己亲自动手做,只要做成功,就不愁卖不掉。

随后,带着徐婉婷下了一趟馆子,然后火速去集市上,花了不到二十块钱,买了三大笼山楂,这些山楂,足够牛友铁制造五六千串了。

事实上,牛友铁本不想一次性买那么多,可偏偏就在那一刻,看到一个老人,然后就想到他丈母姨当初在街上摆摊卖山楂的情景,便给她买完,好让她能早早地回家去。

所有山楂收集在一起,用小摊贩给的大尿素袋,美美装了三大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