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师徒重逢(2 / 2)

调动?

调到刑侦大队了?

去了一趟政治部,姜澜聆听了主任教诲,接下调令。

向蔡新鹏报了到,他回头向彭敬忠递交了调令。

取自己物件时,他与老武郑重道别。

老武对徒弟表示了祝贺,笑呵呵地说:“天地很大,也很小,我们还会见面的。”

这是实话,毕竟还在一个警署,部门不同而已,姜澜认为这也是老武临别客套话。

如愿以偿,做了一名刑警,姜澜回家便向老妈报喜。

“万里征途,刚迈出第一步。”姜母没有祝贺,只说了这么一句,便忙自己的了。

老妈意思,我找到老爸真相路途遥远啊。

不畏浮云遮望眼。

姜澜很乐观地去刑警大队上班。

第三天,他又见到了老武。

以为老武为公务而来,作为现场处置吕梦白暴毙酒吧事件警察,有做笔录流程。

“师傅请坐。”姜澜招呼师傅,给师傅倒热水,说道,“我这里一穷二白,什么都要添置,也没茶叶给您品尝。”

“白开水没味,你喜欢咖啡,给我泡一杯吧。”老武一眼看到了成品咖啡瓶。

“好勒。这就好。”

“您不放糖是吧。”

“我三高。还是你了解我。”接过徒弟手中咖啡,抿了一口,说道,“瞧你这么大办公地方,你这是独当一面了。”

“办事呗。”

“姜Sir,我也调来了。”

“这么巧?好哇。师傅,您突然改口,我听得怪怪的。哪一个部门?”

“还有巧的呢。”

“接蔡大探长命令,从今日起,我跟着你。所以,我喊你Sir是应该的。”

跟着我?姜澜怀疑听岔音了。

事实是,姜澜没听错:在警所,他跟着老武,在刑侦大队,老武跟着他;师徒关系颠倒了。

老武调来,姜澜有疑问。

刑侦机构,经验丰富,年长者有之,譬如,蔡新鹏大探长五十出头,从事刑侦三十余年;多半则是年富力强精干力量。老武退役,社区片警,警所轮值,混日子等退休,调到有技术含量,部门对年龄和健康都有要求,当真他是特务兵出身?

巧合的是,老武仍和姜澜做搭档。

他安顿了老武,去上洗手间,遇到蔡新鹏,便问:“大探长,老武调刑警队了?”

“是啊,他没向你报到吗?”

“我们见面了。他年龄偏大了吧。”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了。”蔡新鹏眼睛也是毒辣,看到了姜澜眼神里疑惑,说道“有两个骨干晋升到其他部门了,刑侦队缺人,老武年龄偏大是事实,但他富有侦查经验,暂时凑个数。你和老武在刑侦大队都是新人,为便于开展工作,我便把你俩组合一起了。处置警情,老武比你有经验,他是你师傅;刑侦岗位,你天分比他高,也有出色表现,你负责带他,没毛病。”

“噢,我知道了。”

跟着老武几个月,没发现老武工作有多少动力。闲暇时,他都是在摸着滚圆肚子琢磨着哪里有美食,是喝酱香还是浓香酒。

这么一个人,知天命之年,突然一日三餐没规律的,辛苦也罢了,说不定哪一天还丢了性命。

他愿意吗?

姜澜回到办公室,便问老武。

“我愿意来这地方?我吃饱撑的。”老武苦着脸回答。

“师傅不想来,谁又能逼您?”整个一个警署,老家伙们耍起横来,署长也头疼,更何况,老武还是特务营长出身呢。说老武被逼到刑侦大队的,打死姜澜,他也不信。

老武跟随而来,有玄机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