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女学224(1 / 2)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现在谁还不知道朱颜的名号,可谓是朝京第一富商?

  朱颜肯出手资助女学,又不耗费大夏国库的钱,那自然是最好的。

  可秋澈为什么要提这个呢?

  她已经以女子之身立于官场了,难道还要借此机会,将在此事上立功的长公主也拉进朝堂吗?

  不说其他的,只提皇家女经商,就已经是特例中的特例了。

  如今若是要入朝堂,岂不是又要修改商户不可入朝为官的律法?

  这条律令一出,影响的可不止是长公主是否从政了。

  ……他们的联想不无道理,但其实不然。

  这个问题,秋澈也曾和李青梧商议过。

  大夏禁止商人科举为官,实则是有道理的,这是一个中央制帝权主义国家,大部分的权柄都控制在帝王手里——

  眼下皇帝被拘禁的情况,是个例外。

  商人在财力上问鼎于其他行业,若是到时候大夏首富也要入朝为官,很容易行成财力掌控一切、一家独大、吞噬帝权甚至王朝覆灭的情况。

  不说这种情况究竟是好是坏,只说李青梧尚且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而秋澈其实也不打算将整个王朝制度都掀翻重造。

  这工程量太大了,她只想改造一小部分,为今后的改革做铺垫,潜移默化地改变百姓们的思想。

  改朝换代这种事,如今还为时尚早。

  当然,如果李青梧想要的话,秋澈也不介意将改革的过程加快,粗暴迅速一点。

  但李青梧思虑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的愿望从始至终都很简单,”李青梧说,“只希望我在乎的人平安。”

  如果她也入了朝堂,首先就要面对各路人马的刁难和腥风血雨,作为历史改革的先行者,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经历。

  可她同时还要兼顾自己手下的产业——李青梧并不认为自己比秋澈强大多少,能够脚踏两条船还不踩翻。

  更何况,这会给带她入朝堂的那个人,也就是秋澈,带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她不入朝堂,继续捣鼓她的生意。

  只要她不破产,哪怕秋澈被革职流放,李青梧都有能力把她捞回来,好好养到老死。

  一个从商一个从政。

  她们会是彼此最坚固的后盾。

  话再说回朝堂。

  不管旁人如何窃窃私语阴谋论化,太子却只听他们吵得头疼。虽说太子的脑回路相当直白,但一年的朝堂议事时间,也确实让他成长了不少。

  稍微动动脑筋,自然也能想到别人都能想到的事。

  他用一种诡异的目光扫了秋澈一眼,见对方不平不淡地回视过来,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太子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心累地拍板道:“此事明日再议。若无其他要事的话,诸位便退朝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