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求助63(1 / 2)

  可没想到,等到了大伯家,发现情况跟自己想得很不一样。大伯倒是跟以前一样,对侄女儿亲近,也愿意收留,同他们住在一起。

  可郑氏的婶娘王氏却不乐意了。

  原来现在郑业的妻子不是原配,是后来续娶的填房,比郑业小了将近二十来岁,为人有些尖酸刻薄,又爱贪便宜。

  郑氏还是很多年前来过大伯家,那时候还是原配在世,记忆里的婶娘是个和蔼可亲待人友善的女人,所以郑氏才觉得投奔大伯靠谱。

  来了以后发现婶娘换人了不说,而且大伯居然还没有同王氏说这件事。因着郑业觉得自己侄女儿死了丈夫没了父母,过来投奔自己是很正常的事,他也就忘了跟妻子说。

  事情的矛盾点就出在这上面。

  王氏觉得丈夫不告诉自己是不尊重她,更重要的是,多了两个人和一堆丫鬟婆子,那就是多了几张吃饭的嘴。而且丫鬟婆子的月钱也要多了一些。王氏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家亏了,就跟郑业闹了起来,非让郑氏交生活费才行。

  郑业则觉得自家侄女儿和侄孙女,又不是外人,哪里有亏不亏一说?更何况家里虽不是富可敌国,可也不缺钱,哪里能让前来投奔的侄女儿掏钱呢?

  郑业不同意,王氏便对着他又哭又闹,说自己替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他却丝毫不能体谅她的苦心。吵得郑业头疼不已,再加上妻子比自己小了二十来岁,他一向在生活中都是让着她,最后无法,只丢下一句“你看着办,反正我是不会开这个口”。

  可哪想,王氏在这方面尤其是斤斤计较,还真的将郑氏叫来,说了这件事。

  郑氏也不希望自己闹得大伯一家家宅不宁,更不希望自己的堂姊妹因此埋怨自己,遂愿意交生活费。

  可哪想,王氏竟然狮子大开口,居然要郑氏带过来的一半家产!

  而且王氏还说得好听,什么“反正你要在咱们家待上一辈子,或者到时候我们还得给你找户好人家嫁了,都需要银子。”

  虽说郑氏将丈夫留下的产业变卖了,自己也有点儿嫁妆,可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两银子。

  她们现在这种情况,林宣儿将来出嫁,为了让她在婆家过得好,难免要多陪些嫁妆,怎么着也得两千两。

  距离林宣儿出嫁还有五年,就算她出嫁了,郑氏还得拿剩下的钱养老,算来算去,也只是过普通日子。

  这一下给出去一半,实在是太难为她们。

  这边林宣儿跟齐梓珊抱怨着,那头郑氏抹开了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