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二十一章 春江水暖(下)97(1 / 2)

  说着说着,三美突然灵光一现,对啊,要把那些不实诚的菌商踢出去,最好的办法正好是让他们尽量地进入协会。

  如果没有加入协会,那么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会不会被发现其实就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也许这次被识破了,下一次他换个地方,又能再玩一次。但是入了协会就不一样了,协会有规章、有制度,只要发现一次,协会留下记录,做出惩戒,谁还敢再和他做生意呢?

  动手脚的菌农就更是了,现在菌商之间的消息都是片段化的,很难真正实现实时沟通,如果大家都加入协会,协会内部互相一通气,作假的菌农就甭想再把自己的菌子销出去,这就能倒逼菌农保证品质了ᴊsɢ。

  所以和三美最初的设想刚刚相反,在最开始,入协会的门槛反而是越低越好,毕竟在一筐谷熟菌里面挑出所有羊奶菌,可比把一座山里的两种菌全部分开容易多了。

  没有想像中的被为难,何云道和三美谈这个协会的事情直到下午,三美答应了高老师要回去吃晚饭,于是把该填写的表格都填了之后,礼貌地先告辞。何云道把她送到办公室门口,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我建议你最好先注册一个公司,我以为日娃会提醒你这件事呢。”

  他这么一说,三美就想起来了,当初日娃确实和她说过先注册公司的事情,就是那时候正值水库事件,她一下子给搞忘了。现在听着何云道说这样的话,三美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困惑不解,她搞明白了,在何云道的心里,只有事情,没有人,对他来讲,对事情有益的人就有益,反之亦然,现在他对自己的客气,并不来自于曾经共事的情分,而是因为自己目前来讲,对他的事情是有益的。

  注册公司说起来简单,三美却没打算根据旁人教的那样找个代办,或者报虚假地址、叫俩亲友先把法人等先敷衍过去。她十分认真地思考了 这件事,既然要做,那就好好做,如果以这个公司为起点,一直坚持,谁说得准以后会怎样呢?

  三美会经常幻想凤丽的未来,但甚少遐想关于自己的,自己的事情她最多也就想到五年后。在高老师家楼下,三美在一株巨大的海棠树下问自己,五年后想要有什么成果呢?肯定不只是目前这一小片山林。如果将来凤丽要走上研究的道路自个儿就得做好一直在她身后保证好基础物质生活的准备——这是她自己查到的,网上说搞科研的人一个比一个穷,可凤丽想做,她就得让凤丽放开手脚去做。

  要是先还了高老师的债,算上最近几次给马老板交的实际货品和刘德成帮秀姨赔的赔偿金,手头也就剩个几万块钱,这么点钱可不够实际认缴金额,原本她是打算晚饭后和老师告别的时候,再把钱连本带息还给人家的,现在恐怕是不行了。

  三美心里打定了主意,就像当时承包山林一样,她要把所有的钱拿出来搏一搏,要是实现了就是慢慢壮大,有一天像日娃那样,或者何云道那样,甚至更好。要是失败了,最多不过重新做菌农、打零工,正年轻有的是力气,总不会饿死。

  最近一段时间里,三美吃喝拉撒都在想这件事情,公司叫啥名字?要不要拉人合伙?办公地点选在县里还是镇上?该不该正式招点员工?业务范围除了野生菌销售还能干点什么?等等等等,需要仔细考虑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