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涟阳(1 / 2)

翌日,易州城北。

程鹄锁好房门,驾着马车打算去北市买些新旧书籍和笔墨纸砚等物。

易州城先被被涟水穿城而过,分为南北两部分,然后南半部分又被延昌运河拦腰截断,变成城南西和城南东两部分。

如今的易州城有三部分,首先是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城北。

然后是客流量最大,贸易最频繁的城南西。

最后是风景秀丽,达官显贵扎堆的城南东。

易州城最开始只有城北,那时还没有易州城这个称呼,城北在四百多年的以前还叫涟阳城。

之后经过接近二百年的发展,在十国时涟阳分成两部分,涟水以北叫老城,涟水以南叫新城。

而到的前朝,也就是二百三十多年前的岱朝,当时的岱愍帝组织开凿大运河,历经九年才开凿完成,完成的那年正好是延昌元年,所以这条大运河又叫延昌运河,结果延昌二年就开始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没过几年岱朝就亡了,享国三十四年。

当时的涟阳城就是延昌运河的终点,而延昌运河也把涟阳新城一分为二,形成如今的城北、城南西、城南东的局面。

到了大澧朝初立,澧太祖划道立府,作为河东道易州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的涟阳就成了易州首府,更名为易州城。

程鹄今日要去的北市就在新城桥附近,而新城桥是联通涟水南北两岸的五桥中最古老的一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也是距离城南西集市最近的一座桥,大多数南方来的货物都会从这座桥流入城北。

北市是城北离新城桥最近的五条街的统称,而这里的商品包罗万象,从日用百货到奇技淫巧可以说应有尽有。

华阳路,也可以叫它文玩街。

这里有着大量售卖古玩字画、笔墨纸砚的店铺,也有能批发新旧书籍的商家。

大概是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文玩街上的人流不算密集。

书船坊,程鹄驾着马车赶至门前。

“吁吁…吁!”

“咈哧…哧咈!”

马大停在门前,打了个响鼻。

“程老爷,欢迎!欢迎!”

门口的店小二操着老鸨的嗓音喊道。

“把马看好。”程鹄将缰绳塞给店小二后又说道:“还有,以后别这样跟我说话,不适应。”

“好的,程爷。”声音有些发嗲。

程鹄打了个寒颤,不去看他,径直往里走。

“你家掌柜在里面?”

“掌柜在后台。”

“嗯。”

程鹄掀开厚布门帘,推开门,一眼就看到刚从后面回到前台的范掌柜,衣服还粘着灰尘,身上也着股霉味。

“范掌柜,生意兴隆啊!”

“哪里,哪里,南边刚送来一批旧货,作范某就先点点。程掌柜要的货也准备好了。”范掌柜作揖回礼道。

程鹄跟着范掌柜走到后院的库房里,南边一角堆放着黄历、千字文、百家姓等书籍,紧挨着它们的是一打厚厚的宣纸,和各式各样的毛笔、砚台等物。

“这些是程掌柜要的新货,麻烦程掌柜点下货。”

程鹄仔细清点下数目,数目和之前约定好的分毫不差。

“那麻烦贵坊的伙计搬到马车上了。”

“没问题,小徐、小高,你俩赶紧把货搬车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