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乡试之前(2/3)41(1 / 2)

从严州府到杭州府,有两种道路选择,一是走陆路,从建德到桐庐再到富阳,然后进入杭州境内,一是走水路,新安江码头坐船,经过桐庐境内再到富阳境内的富春江再入钱塘江,由钱塘江在杭州白塔公园附近的入河口驶入杭州内河-东河,然后再经由东河驶入京杭大运河。

曾平知道,这个年代,水路交通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严州府上游的衢州府、温州府等也是经水路到杭州,甚至是由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入江苏、山东、河南、天津、北京等地。

“未来,去顺天府参加会试殿试也是要走水路的”,曾平心里想到。

此刻,曾平和曾云曾令三人已经在行往杭州府的船上了。本来,曾开霖让曾云和曾平曾令乘坐自家的游船,宽敞明亮,但是行驶不快。但许坪山和何三等人提供了九姓渔民惯用的快船,这快船更适合在江上航行,而且九姓渔民见惯了江上的风浪,更是有经验,最终,曾平曾云和曾令三人乘坐许坪山和何三等人提供的快船。

许坪山和何三两人撑撸,曾平兄弟三人一时好不惬意,乘坐江船,这快船形势甚快,一上午时间已经进入桐庐境内。

“三位公子,我们是在桐庐境的码头停船上岸吃饭还是在这船中做饭?如果是船中做饭,我和何三一起去岸上买一些吃食回来”,许坪山和何三将快船停靠桐庐境内的东门码头。

古代,靠近江河的码头一般都是繁华之地,曾平想到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曾说“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南方多江河湖海,交通主要以轻快的舟船为主,舟行也不能全部在水中或者舟中度过,因此,各地的码头就很兴盛,不仅是因为货物运输要在码头装卸,更是因为长途舟行之人要靠岸活动。

古代的码头,基本都是当地的繁华之地,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古镇,很多人都靠着码头经营生活。

“我们去岸上逛一下找一些吃食吧,久在船中也是憋闷”,曾平是想见识一下当地的人物风情的。

“好,我们也正有此意”,曾云和曾令也想去岸上逛一下。

五人一起上岸,这码头岸边人来人往,繁华如织,各种货物交易盛行,当然,各种小吃店也是很多,酒楼也是有的,但是曾平却是不想去酒楼,而是向寻觅一些小吃来解馋。

“几位客官,进店尝尝我们家的吃食”,一家小吃店的老板盛情的邀请曾平五人进店。“我们店里的鲜肉笋丝雪菜米粿那是一绝,馅料鲜,外皮薄,包你吃一次想两次,还有虾仁锅巴等,一应尽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