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清凉宫34(1 / 2)

转眼间聘礼已经结束十天了,夏国翁主和中山世子订亲的消息也已在各方势力之间流传开来。

每家对此事态度都有所不同。

大行台的官员们对于行皇帝瞒着自己订下婚约一事十分恼火,这意味着安静保守了十六年的姬央开始有所动作,也意味着夏国楚氏成为了下一任行皇帝的有力竞争者。比起以刚愎自用、乾纲独断著称的楚璋,他们更乐意挑选另一位老实本分的傀儡。

中山国内部对此也颇有异议。姬楚两家从上一代人逐鹿中原便已埋下矛盾,不少老人对于当年楚璋楚丹两兄弟的飞扬跋扈仍然记忆犹新,并不认为联姻会是一个好选择。年轻一辈关注的重点倒不是政治因素,相反,他们对于楚㻬琈年已二十却云英未嫁感到十分好奇,生怕自家公子娶到一位悍妇。

远在东海之滨的齐国姜氏也不太乐意。作为楚璋的姻亲,姜家人一直乐于见到姜楚两姓继续通婚结好,从楚丹、楚玚到楚㻬琈,姜氏一直没有放弃联姻的打算。虽然未能在仲孙漆玉身上如愿,但齐国宗室私下底一直将楚璋楚丹的幼妹视为自己姜家的儿媳,如今被人截胡,自然有些不爽。

姜氏一脉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了楚国内部的外戚势力。

清凉宫主人从知晓聘礼后便一直心情不太振作,据说隔三差五便要对着宫中侍女借机发怒。

侧王妃穆姜确实很生气:从始至终她都不知道中山家使者前来向自己的小姑子提亲,楚氏从上到下都瞒着她进行着这一项大事。这是否意味着自己女主人的权威尚未充分建立?或者,楚家人从未将自己视作自己人。

“真是厌物,这是第几次打碎琉璃盏了?”清凉宫女史冬瓷双眉倒竖,尖声批评着笨手笨脚的侍女。

正准备下狠手惩罚时,却听到殿外传报:“王妃、长史,公子白回来了!”

冬瓷停下了手上动作,示意其他人将瑟瑟发抖的侍女带下去,随即整理身上衣裳,准备迎接自家公子。

她走出宫时仍旧面色不善,看到楚白后也没有带上多少好脸色:“白公子请进,穆王妃午睡刚起。”

楚白温和地回礼,跟在冬瓷身后走进自己母亲的宫殿。

他看到了冬瓷脸上的表情,也明白为什么最近几天整座清凉宫都充满了怨气的原因:自己提前知晓姬楚两家的婚事却未能告诉母亲,惹得娘家人心里不快。

但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比起惹自己母亲一脉不高兴,他还是不愿意违逆自己那位父亲的意愿——楚璋明明白白地和他说过,此事不可提前告诉外人,即使是清凉宫。

还未进后院,便已听到王妃穆姜那带着责备的声音传出窗外:“白儿怎么来得这般早,娘还想多憩一会呢。”

楚白无奈地叹了口气,一声不吭地走进屋内,再一次向着自己的母亲行礼问好。

穆姜不置可否,保养极好的脸庞上没有流露出一丝情绪,面色如常地招呼着侍女为自己的儿子添茶。

“本来还想着过几日派人送信请你表兄过来玩上几天,不过想到他在大行台供职,事务繁多,还是免了这个打算。”宫装丽人像一位平常家庭的母亲一样,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话。

但是楚白还是听懂了母亲的话外之意:她说的自己表兄便是姜南槐,作为齐国姜氏年轻一辈的翘楚,二十余岁的年纪便已在大行台担任小司寇一职。

多年以来穆姜便对撮合姜南槐与楚㻬琈二人充满热情,在楚璋嫡妻棠姜过世前便多次提议,只是被棠王妃压了下来;如今椒房主人撒手人寰,穆姜便成为了实质上的后宫之主,姜楚两家的联姻也多次被提上日程。

如今楚㻬琈已确定和姬尝卿订下婚约,那也自然没有必要再和姜南槐相亲见面了。

楚白尴尬地一笑:“表兄一定抽不开身的,改天我去中都一趟,也给他带点西京特产。”

穆姜听完自己儿子的装傻,继续加大了力度:“南槐生于东海,未曾见过西国风物,十年前来观礼时便对西京人物念念不忘,只可惜有缘无分。”

楚白知道她还在暗示姜南槐与楚㻬琈之间未遂的联姻,只是自己并不知道表兄和小姑到底有没有感情,此时也只能继续装聋作哑。

清凉宫主人唠叨了许久,觉得板上钉钉之事多说无益,只好换个话题:“这些时日你仲父身体康复了多少?你也该多去府上探望,尽一尽后辈孝心才是。”

十日前孟西洲联手曹停云对战楚丹秋山二人,差点掀翻了半个上城区,最后的结果是楚璋带人到场时只见到了重伤昏迷的楚丹。

此时其他人也只知道仲王孙与人交手落败,并不清楚事情内情。在楚璋到来前秋山便已带着楚烛先行离开,因此所有人都不知道季公子已成植物人的事实。

穆姜只是听宫中眼线传播的小道消息才知道自己的小叔子被人打得半死,一向想让自己儿子与其亲近的穆王妃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联络感情的绝佳机会,此时特意和楚白提起此事。

楚白点头应允:“母亲放心,我已备好药礼,待会就去王孙府上给仲父送去。”

穆王妃满意地点点头,为自己儿子还算听话感到高兴:“这才像话……你们兄弟几人当中只有季烛和二叔亲近,还不是走动往来得多?你也应当多多追随仲王孙前后,叔侄感情一深,楚漆玉自然乐意提携你这个大侄子。”

穆姜一直将楚丹视为未来的楚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