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市(1 / 2)

在晚饭后,楚丹并没有像平常的日子那样带他俩去夜里的城中街坊到处逛逛,没有去城外解冻不久的沣水河畔钓鱼,也没有去高高的鹿台上看星星。汲玉本想直接出门往街上走,却被楚丹提前拦住,男人一边用竹签沾着细盐认认真真地剔着牙,一边领着他们走向偏门,从马厩里牵出两匹马来,把缰绳塞进姑侄二人手心里。

“等会直接回宫里去,早点休息。明日辰时要在正阳门下汇合,你俩就差不多得卯时起床把自己打理好,都记得穿正装。”楚丹叮嘱了几句,“聘问按礼制是要在太庙门口进行的,到时候可麻烦了,记得提前多吃些点心,公孙叔申那个老男人和大宗伯肯定要磨磨唧唧地拖很久,午饭估计是指望不上了。”

楚烛点了点头,身旁的汲玉却发出一声哀嚎:“卯时起床、午时都不一定吃得上饭,这亲能不能不结了……”女孩把抱怨的尾音拖得很长很长,忽然想到了什么,抬头问自己的二哥:“那你呢?你不会打算缺席吧?”

“我妹正式订婚的日子,我不在场成何体统?”楚丹嗤笑几声,“不过不会像你们小辈起的这么早就是了,也会提前一点离开——难道姬申有胆子对我说三道四?”

说完,男人没再理会不断抱怨着不公的女孩,转头对自己的侄子小声说:“先送你小姑回宫,我晚些时候会去见你父亲。”

楚烛仍旧乖巧地点着头应下,随即翻身上马,再扭过身时却看到自己的叔父已经把嘴上牢骚不停的小姑单手拎了起来丢在了马鞍上。男人吹了个口哨,载着姑侄二人的两匹马便立即开始缓缓踏着步子动了起来。

楚㻬琈不得已调整好姿势,回头向楚丹做个鬼脸,然后直接向前加速冲了出去,只留下渐行渐远的声音:“季烛,我比你先到宫门处,你就得给我捉一匣促织——”

从王孙府上回宫的路途并不偏狭,但距离称得上遥远。楚丹在未央宫中原本也有属于自己的宫殿,但在十七岁时他便在宫外最繁华的东市买下了一座别府,然后就此搬出了宫外;据称仲孙漆玉在西市的最好地段也有一座不小的宅邸,虽然近十年来一直闲置着无人居住,但他却迟迟未有抛售的意向,令西京的一众权贵眼红不已。

从王府出门,沿着曲江河段旁的正大街一路向北便能走到鹿台底下,沿途需要穿过四个坊市、三道横桥、两座牌楼,在三月春日的时节都是顶热闹的部分,即使是晚上戌时也灯火不灭。

楚烛驱马跟在汲玉身后,一前一后两阵不同节奏的马蹄声踏在路面的青石板上,踩出鼓点的韵律。他眼看着自己的小姑一勒缰绳,座下马头便掉转方向,银铃般的笑声也随之转向从大路上钻进了一旁通往西区夜市的小路。

男孩早就猜到对方不会老老实实径直回宫休息,虽然知道她并不会听自己的话,但还是象征性地停留在路口向着尚未走远的姑母喊着:“不早些回去休息么?明天要早起——”

“回去的晚,我就干脆不睡了——”他听到意料之中的回应,“只要整晚不睡,就不用担心明天睡过头迟到了!”

男孩轻轻扯动手上的绳子,示意身下的坐骑换个方向跟上它的同伴。

路两旁的楼房并不高,两层或是三层,门窗斜斜地打开一半,透出了房间里明亮的烛火和依稀可辨的说笑声。每一幢房屋一二层楼之间的屋檐边上用石料雕出一条垂鱼的形状,鱼头的拱嘴上衔着一根结实的细绳,从整条街的东边一直拉到最西边,上面挂着一个个肥肥的橘红色灯笼,把边上的一片片青瓦都映成了亮红色。数不清的灯笼挂在空中,被晚风吹得慢慢晃荡,排成了队向着长街的那一头一路延伸过去,像铺在空中的道路,将东来的风引向春色稍晚的西边。街坊里的住户搬着小竹凳,三三两两地坐在家门口;有带着孩童的家长,手里还端着一个小小的木碗,用调羹中被灯笼染成红色的米粒把儿女的两处腮帮塞得鼓鼓涨涨。

姑侄二人经过一旁时都让坐骑放缓了马蹄,两匹马儿慢声细气地踱着步子行过人们身边。路上也不止有他们,不少的青年男女或并肩步行,或一人骑马一人挽绳,笑嚷着穿过整条被灯笼染红的大街,街上的时间也仿佛流的很慢,人们的躯体也不知不觉随着摇摆的灯笼一起轻晃。

一直走过了长街,便挤进了小巷。十来尺的宽度不过两三人能并排行过,若两匹马并行则绝无可能,于是马上的两人便在恰好没有迎面走来的游人时一前一后地钻进巷中,一边稍稍抓紧了绳索加快速度,一边出声轻叱提醒对面巷口准备进来的游人。两阵马蹄声踏过斑驳的青石板,下一刻便从巷口娴熟穿过,只留下旁人连连赞叹少年少女谙熟的御术。

一到西市,传入耳中的声音便变得嘈杂起来。路面陡然开阔,道旁的房屋都大打开门,墙上挂着写明生意的牌子,或多或少带了点折扣,引得饭后出来逛街的市民看了都忍不住想要慷慨解囊进门消费一番;更多的主力军则是路面上摆开来的无数摊贩,如果觉得进店掏出大把银两会让自己感到肉痛,那么在小摊点上花点小钱便似乎无关痛痒。

姑侄二人下了马,汲玉把自己坐骑的缰绳塞进侄子手中,便兴奋地转身钻进了人群,楚烛则走在两匹马儿中间,双手各牵一匹,往旁边四处张望,寻找着可以拴马的地方。

街上的人们纷纷为牵马的少年让出空间,人群如潮水一般分开,露出通往远处的路面,他伸长脖子望向前路,好像隐约可见到一座高大的酒楼,盘算着那里可能有马厩,于是便不紧不慢地朝着目的地出发。

楚烛也并不担心和自己的姑姑走丢,汲玉从小多有出入街坊两市,自己拴好马后只要找到花样最多的门面就肯定能找到她。

今日正是春祭日,白天夜晚上街出门的市民自然比平常多上不少。只是当他牵马走过其中,却感觉身旁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人们的欢声笑语也渐渐低沉,只有当自己集中注意力特意去探听时才能传入耳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