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荆子和大苹果(1 / 1)

山荆子

在我国内蒙,有一种红红、小小的苹果,生长在四五米高的大树上,它叫山荆子。

为啥叫山荆子,而不叫山果子呢?可能是因为它不好吃。

虽然不好吃,又酸又涩,但是它一开花就是花满树,小蜜蜂可以嗡嗡嗡地采蜜,养蜂人喜欢这种树,做他们的蜜源。

要是到了上冻的时候,别的果子像什么大柿子啊、橙子啊都噼里啪啦地落地了,可是你看山荆子的红果,还是一簇一簇地悬挂在枝头呢!

等它们熟透了,就不涩了,只剩下酸酸的味儿,鸟儿们,哦,冬天的留鸟们就可以把来当点心吃。

只能当点心吧?因为果子里面都是种子,种子太多了,果肉太少,所以,鸟儿们吃了它只能暂时充饥。

这是内蒙的“小苹果儿”;

从内蒙下来一千华里到两千华里,过了河套,到了陕北,或者穿过河北到山东,就可以吃到大个儿的苹果了。

嘿,这两个地方的苹果才叫一个大吶!

它们又红,又大,又甜,一到了季儿,也就是秋冬,陕北和山东的大苹果就满中国地跑了,苹果不长腿,可是商贩和果农们可以带着一车一车的大苹果穿过秦岭、跨过山海关、穿过蜀道、越过长江、走过五岭、直到海边……

北方的大苹果如果能和山荆子结合结合就好了。大苹果虽然甜又大,但是果子不够多,结果的时间有点晚;山荆子确是小又酸,可是它结果结的早,果子还特别多,---所以,如果以山荆子为砧木,嫁接上大苹果的枝叶,那么,大苹果就会结出“又多、又红、又大”的大苹果!

哎?不过,可能有点涩,因为毕竟母本是山荆子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