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临江一见(1 / 2)

  也有见多识广的老臣看看周琰,再看看江衡元,感叹道:“动静有法,进退有度。偏又生得这般模样,只怕是要一顾倾人国啊。”

  “表兄,弟知您大度,可以不计前嫌。只是吴国将士都对您忠心耿耿、敬爱有加,见我无不恨之入骨。若要言和,不可谓不难。”周琰道:

  “表兄长怀大志,时时以攘除奸凶、安定天下为己任。如今北方不定,若梁与吴国不和,则北方不知蒙乱到何时,表兄的志向亦难以实现。”

  “今日若我一死能消诸位之恨,使得梁吴和睦,表兄能有暇北顾,壮志得酬,我便死而无憾了。”周琰起身道,“我知有刀斧手埋伏于廊下,不劳你们动手。”

  言罢,周琰拔I出腰间佩的长剑,架在自己脖子上。

  第6章 临江一见

  江衡元见周琰拔出剑来,大惊失色,连忙起身一把将人抱住,急忙道:“观玉!二弟!休要如此!你的一片真心我都已知晓了。使不得!”

  周琰任凭江衡元抱住,握着剑没有松手,唯有一滴清泪从眼角滑落。

  江衡元心头一颤,觉得心都要为他碎了。

  柯暧也连忙上前劝解:“有陛下在此,谁敢胡来,周国师休要如此。”

  堂下,众臣面面相觑。

  邀周琰过江议和再生擒,本是程大人提的计策。知道宴上有伏兵之人,俱是江衡元的心腹。连柯暧都因为要提前去接周琰,怕泄露秘密而被隐瞒未曾告知情况。他们也想不通为什么埋伏了刀斧手这种事,周琰会知道。

  江衡元此刻只顾抱着周琰,生怕他真要自刎,来不及多想。周琰不肯放下剑,他也不敢松手,几回拉扯之间,周琰发间的玉簪落在了地上。

  周琰自己浑然不觉发簪落了,江衡元垂眸看了一眼地上的玉簪,还是抱着周琰没放。

  眼看周琰靠劝是劝不住了,江衡元有些心虚,廊下确实埋伏着他的人,是当时与程大人商议要生擒下周琰的。可如今他反悔了。

  他之前也没想到,周琰对他会有如此一片真心。现在若要让人出来擒下周琰,反而伤了周琰对他的心。

  可现在周琰又点破了他的伏兵,教他骑虎难下。

  周琰不好糊弄过去,江衡元只好对堂下厉声呵斥道:“还不速速退下?!”

  座上,程大人悄悄地对暗处挥了挥手,叹了口气。

  四处暗藏的人都撤了出去。

  柯暧震惊地看了看四周,惊得一身冷汗。竟真的有伏兵,不知是何人的安排,若真要了周琰的性命,教自己如何向周大将军交代。

  感觉周琰稍微松了手,江衡元夺了他手中的剑扔下:“观玉!就算不看朕之面,这十三年来,阿靖日夜思念你,你若有三长两短,教朕如何面对你兄长?”

  周琰暗自长舒一口气,沉默了片刻说道:“请恕我失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