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收获的季节(1 / 2)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4月初的时候张遮就和父母再一次地来到了沪上。在又一次说服(忽悠)之后,张遮的父母决定来沪上发展。

家里的汽车保养中心的生意发展得不错,老爸对这行的了解也越发深入。来这里开展同样的业务,也有相当高的信心。家里的保养中心交由老爸挑选的一正两副三个店长管理,基本工资外店里利润的三成均分给三个人,正店长多领一份津贴。承诺3年内再开两家分店,只要新店回本,到时候三个店长每人可以拿七成利润。现在还无法做到联网的财务结算,为了降低管理风险只能画大饼加高分红,最多加上每季度查一次账。这次来还带着两个愿意到沪上发展的员工,先期的熟练工,后期的储备店长。

老妈那边就好说了,今年9月份张遮就要上小学了。张遮就说了一通优质教育资源、学习环境、高考分数线等等,就可以轻松拿捏。再加上家里的经济情况直线上升,这时沪上买房子还送户口,97年上小学可以就近入学,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明年初中也开始实施就近入学了,沪上八大名校都是初高中一体,学区房马上就要来了,加上取消福利分房,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商品房全面放开,沪上的房价要开始起飞了。刚好趁着今年亚洲金融危机,沪上的外籍人员收入锐减的当口买买房子。

整个4月份张遮爸爸都在张遮的指挥下陆陆续续地将手里的股票清空,投入210万收获2900多万。怪不得都喜欢搞什么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实在是来钱太快了。

消费!必须消费!不消费不足以平复暴富的心情。

……

首先就是买房,买房一定要精挑细选。沪上这时甚至到20年以后的地产鄙视链都是差不多的,以淮海中路为中心向西南延伸的地区从来都是一枝独秀。作为涉外地区,很多外国的领事馆、涉外机构、外籍人员的公寓、新开发的外销房很多都在这片区域。梧桐落叶、闹中取静的优越环境、多国风格的建筑,更是满足了这里很多人的小资情怀。

张遮最想买的就是20年大爆的老洋房。老洋房种类多样,独立庭院的花园洋房、新式里弄(类似联排别墅)、石库门风格的旧式里弄(带有底层天井的多层建筑,也就是大部分人印象里的沪上老弄堂)、老公寓(典型代表武康大楼)。其实现在还没有人把民国建筑统一归类成老洋房这一概念。

即使在当下产权清晰明了的老洋房也不多,大部分都在给政府机构当办公室,还有的成了博物馆、少年宫,不少还是事业单位的职工宿舍。更有不少或租或卖地到了国外机构手里,比如面粉大王荣宗敬的宅邸18年成了Prada的会所,原来英领事馆12年成了百达翡丽的展览馆、会客厅。

90年代亚洲以出口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加上国内改开后发展趋势向好,很多外国机构重新入住了沪上。随之而来的不少外籍人士都喜欢租住老洋房。还有对沪上有情结的港台商人,也是老洋房的主力买家,他们在去港台发展前,有些房子甚至就是他们家族的。

现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想找到一栋合适的花园洋房不是很容易,只能通过房屋中介,交易过程中的确权、过合同等很多事情也需要一个房产经纪来打理。但1996年12月沪上才通过了第一批房产经纪的资格考试,而且在尚未房改的时间里房产中介的主要客户还都是外籍人士,现在找中介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信义房屋80年代就进入沪上做房产中介生意,而且信义房屋的“有委托才销售”业务策略也比较可信,每套在售房源必须有业主书面签名的委托书,且需要经过公司内部审核后才能进入销售环节,无法擅自更改价格、照片、委托时间等,保证了每一套房子皆为真房实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