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移宫案真相52(1 / 2)

吴夫人接着为女儿讲解沈㴶被排挤一事,“方从哲一倒,泰昌朝的内阁势力一下子就失衡了,东林党见形势大好,自是想趁此机会打个翻身仗。”

“于是刘一燝便联合杨涟,带领群臣闹了一回‘移宫’,非说人家康妃李娘娘要当武则天,硬是拼着一口气冲进乾清宫去,把皇上给抱着抢出来了。”

“移宫案”是紧接着“红丸案”发生的。

明光宗即位后,西李带着朱由校以及亲生女儿朱徽媞一起迁入了乾清宫居住。

在后世的宫斗剧中,养心殿的出镜率似乎一直比乾清宫要高,但那都是因为雍正皇帝移居养心殿的缘故,而在雍正朝之前,乾清宫才一直是内廷的权力中心。

它作为大明天子的寝宫,其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自永乐迁都之后,从明成祖至崇祯皇帝都曾居住于乾清宫中。

唯一的一个例外则是明世宗,自嘉靖年间发生宫女们集体造反试图勒杀明世宗的“壬寅宫变”后,明世宗便就此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然而自明穆宗登基后,晚明内廷的权力中心又重新变回了乾清宫。

田秀英记得,乾清宫是一座迷楼式的的宫殿,虽然高大宽敞,却特意分割成了数室以供皇帝居住。

整座乾清宫共有九间暖阁,分上下两层,内置二十七张床,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就连进殿侍奉的妃嫔也往往需要靠宫人指引才能见到皇帝。

就因着这一层防范森严的缘故,晚明能陪伴皇帝久居乾清宫中的不是宠妃就是宠臣。

郑贵妃能在泰昌朝闹出“红丸案”,就是她在明神宗的王皇后去世后,以为明神宗侍疾为由成功地搬进了乾清宫,将自己牢牢地钉在了明神宗的身边。

所以明光宗登基之后,即使他心里并不情愿将郑贵妃册封为明神宗的继后,一时之间也不能开口将郑贵妃赶出乾清宫。

从事后来看,郑贵妃在“红丸案”之前占据乾清宫这一招实际上是相当高明的。

历史上明神宗的发妻王皇后于万历四十八年病逝后,明神宗不但有意拖延王皇后葬礼,且逾三月都未为其上尊谥、写神牌神主。

这一拖,就一直拖到了明神宗自己病危,拖到了明神宗在遗言中顺理成章地将郑贵妃称为太子朱常洛的母亲,并一反礼制,在发妻去世不到四个月的时候便再次册立皇后。

明神宗这么做,显然就是一心为了郑贵妃打算,想着能在自己驾崩后,在名分和待遇上给予郑贵妃最大限度的保障。

而明神宗给郑贵妃上的这道保险,最终是要由朱常洛来兑现的,而兑现的筹码就是礼法中的“孝道”。

故而郑贵妃为了逼迫朱常洛切实执行明神宗的遗嘱,便只能留在乾清宫里当钉子户。

倘或郑贵妃在朱常洛一登基就主动退居慈宁宫,那无论是朱常洛还是前朝的朝臣们都不会把她认真当回事儿。

而郑贵妃若是执意霸占于乾清宫中硬是不走,朱常洛碍于孝道,也不敢驱逐她,前朝的朝臣们虽则个个位高权重,也不能随意置喙皇帝的家事。

这样一来,郑贵妃的可谈判空间可就大了。

倘或郑贵妃依照明神宗遗嘱如愿当上继后,即使新帝朱常洛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也有机会垂帘听政。

即使不能垂帘听政,她在名分上成了太后,朱常洛也照样应当孝敬她,她的政治地位也会得到承认和巩固,这对郑贵妃以及她的家族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若不是那八个美女和李可灼进献的红丸使得朱常洛就此一命呜呼了,郑贵妃倒未尝不能实现她的“正宫梦”。

以此类推,西李在明光宗驾崩后,也用儿女当挡箭牌霸占着乾清宫硬是不迁走,打的也是跟她婆婆郑贵妃一样的主意。

其实同样作为宠妃,田秀英将心比心,她很能理解西李当时的处境。

西李和郑贵妃之所以能在呼风唤雨,留名青史,无非就是有个厉害男人一直愿意给她们俩撑腰。

这个“厉害男人”可以是丈夫,也可以是儿子。

对于郑贵妃这种被宠了大半辈子的女人来说,她前半辈子是靠丈夫,后半辈子是靠儿子,一旦这个“儿子”不愿意给她当靠山了,她也就哑了火了。

但西李跟郑贵妃有所不同。

在“红丸案”之前,西李要争中宫之位时,她看上去靠的是丈夫朱常洛,其实说到底还是靠儿子朱由校。

朱常洛还活着时,西李跟朱由校的政治利益是绝对一致的。

泰昌朝皇后之位虚悬的结果,就是人人都有可能当上皇后。

毕竟爱情这种事是最难以捉摸的,万一朱常洛将来“老房子着火”,跟他亲爹一样无药可救地爱上一个后来居上的小姑娘,再生下三个嫡出的大胖小子,那朱由校这个庶长子岂不是就尴尬了?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岂不是要在泰昌朝再重蹈覆辙一回?

倘或西李的亲生儿子朱由模还活着,她倒或许还有将朱由校给朱由模当垫脚石的可能。

但朱由模在万历四十三年就早早去世了,朱由校成了西李唯一的儿子,是而西李对朱由校绝不可能有二心。

这种政治立场上的紧密团结在有些时候是能战胜血缘关系的,所以西李在“红丸案”时上蹿下跳地要争当中宫皇后,朱由校不但不会反对,反而相当赞成。

毕竟明光宗皇后这个位置不管由哪个女人来坐,对于朱由校来说都是有弊无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