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吾欲请旨查案37(1 / 2)

锦衣卫自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以来,内部曾经过多次调整。

比如,东司房、西司房最初只是处理公务的两个厢房,后来变成常设机构。其中,掌印指挥使提督东司房,副手提督西司房。

又因为锦衣卫十分庞大,所管辖的总人数高达数万,都司佥书的位置也由两个增至十个,分管各项卫务。

锦衣卫都司佥书被称做堂上佥书,以和普通都司佥书加以区分。

东、西司房提督、堂上佥书,南、北镇抚使,再加上与查案无关的街道房提督,就是锦衣卫的所有实职要员。

这些人里,每一个都由大明皇帝亲自委任,可谓位高权重。

这次,骆思恭带了一大半来到西城听取案情,商议后做出的决定,等于锦衣卫的最终态度。

陈义在忐忑不安中等待,希望不会等到一个“就此打住”的结果。涉及到兵部这个实权衙门,没有卫里支持,是肯定查不下去的。

他跟着骆养性重新进入议事厅时,其他大员已经散去,只剩下骆思恭一人。

骆思恭道:“本官与诸位同僚已经决定,由东司房派出行事校尉核查。若证人、证词皆属实,本官会求见天子,请旨彻查此案。”

“大人……”

一时间,陈义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个案子疑点虽多,却一直没有查到明显证据。只因猜测和推理,就惊动到大明天子,值得一个巡捕校尉吹一辈子了。

“在此之前,本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话。”

“大人请讲,卑职不敢隐瞒。”

忽然间,骆思恭死死盯着陈义,眼神变得无比严厉:“既然你早就怀疑凶徒是后金细作,为何不早向上官禀报。”

陈义心中一禀,硬着头皮道:“因为卑职怀疑,西城分司有凶徒的眼线……咱们这里有内奸。”

接着,他讲起最开始追查张家湾劫案时,所发生的几件事。

当时,为了杜绝肖像追凶的方法走漏风声,他曾和骆养性提过内奸的事。只是后来抓到王懋芳,案子已结,才不了了之。

然而,陈义却觉得,正是因为带着所有知情人前往张家湾,王懋芳才没有提前逃离京城,更加证实内奸就在十人之中。

骆思恭皱着眉头,向骆养性问道:“果有此事?”

骆养性低下头:“确……确有此事。”

骆思恭点点头,又向陈义问道:“依你之见,内奸是谁。”

陈义犹豫了一下,终于决定老实回话:“回禀大人,卑职还没想到。不过,极可能在前往张家湾的十人之列。卑职曾想过,会不会是王奎王大人……”

“哦?现在呢?”

“现在……卑职不敢确定。”

“为何不敢确定?”

“因为咱们端了丽春院之后,王总旗并没有逃亡。可见,他并不怕追查拷问……所以,不像是和凶徒一伙的。”

骆思恭沉思了一会,再次点头。

王奎是丽春院的后台,几个关键人物又经常出现在丽春院,他本人肯定难免被追查盘问。

勾结后金细作是不赦大罪。如果王奎果真是细作,无论他的靠山是谁,都只会马上切割,不会继续维护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