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很奇怪的证词(1 / 2)

杀官劫银案发生在张家湾城,是守备官兵之耻。早上,兵部才移文通州,斥责他们放人进城不查验关防文书。

所以,主将也很希望尽快抓到凶犯,非常积极协助破案。

锦衣卫一行刚抵达巡检司衙门,屁股还没坐热,吕守备便带着当夜值守西城门的兵丁赶到。

陈义简单问了一遍,发现兵丁们只匆匆看了三个凶犯几眼,对样貌没有深刻印象。

还好有一个姓王的把总,因是当夜轮值主官,亲自查验过令牌,能将三个凶犯全部记住。

于是,陈义便带着王把总进入书吏房,问起凶犯样貌。

时间才过去两三天,王把总对凶犯样貌还有印象。

只是看到陈义双手带着镣铐,他不免有些狐疑,回答时支支吾吾,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陈义以前经常审讯,自然知道证人的心理,叹道:“不瞒王把总,我也是戴罪之身。抓不到凶犯,你我都要受罚;只有抓到他们,你我才能减轻罪责。所以,咱们也算是一条船上的兄弟了。”

王把总暗想着,越早破案,确实对自己越有利,看对方也觉得顺眼起来。

“话是这么说,只是你这……”

陈义又板起脸道:“骆大人的关防文书你们都验过了,现在他就在外面,难道王把总对骆大人还有怀疑吗?”

“不敢,不敢。”

这一套话绕下来,王把总哪里还有疑虑,于是稍定心神讲了起来。

陈义仔细倾听,然后又对匪首的五官细节提出一连串问题。

比如所谓的马脸有多长,颧骨有多高,人中有几分,脸上有无伤疤,有无斑点、肉痣等等。

王把总做梦也没想过,居然有人会问得如此细致,只好绞尽脑汁回想,答得满头大汗。

答不出来的问题,也只好老实承认,确实没记住。

陈义不以为意,在纸上分别画出七八张脸、四五个鼻子,四五道眉毛……画好之后,又切成几十张方形纸片,供王把总挑选。

如果某个部位没有相符的,他还不厌其烦地根据证词重画,直到王把总点头为止。

期间,骆养性与守备官寒暄完毕,便走进书吏房旁观。

见凶犯肖像的绘制过程如此新颖,直有大开眼界之感。

画着鼻子、眼睛、眉毛等部位的纸片和底下轮廓叠在一起,便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人脸。

如果证人摇头,还可以就某一个部位进行单独替换,直到所有部位都和证人的记忆一模一样为止。

不知过了多久,街上响起“梆梆”的声音,已到二更天。

陈义将选出来的纸片放到一边,在另一张纸上重新再画一遍。这次,再加上一些面部褶皱和明暗阴影,一幅肖像画即宣告完成。

王把总的眼睛都快看直了,指着肖像画大叫起来:“没错,就是他。就是此人持令牌叩开城门,他就是匪首。”

陈义轻叹一声,问道:“便是此人自称陈义么?”

“对,他是这么说的。他自称西司房巡捕校尉,奉西城百户之命而来。莫非还有错么?”

“……在下便是陈义。依你看,我俩长得像么?”

王把总跟见了鬼似的,直呼不可能。

他一直以为,杀官劫银案是锦衣校尉矫旨杀人,没想到连“陈义”的身份都是假的。

陈义又转过头去,指着画像道:“骆大人请看,此人与卑职的样貌完全不同。可见,此乃栽赃陷害,卑职并非当夜凶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