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对手开始反击了76(1 / 2)

一觉醒来,被窝照例被顶起一个小帐篷。

赵响小心翼翼的下了床,冲了杯牛奶,吃了半盒饼干;然后到卫生间洗脸刷牙,往头上抹了摩丝,型头整理得人模狗样了,才夹着公文包出了门。

“赵厂,好消息!”周彩萍尾随着进到办公室,递上一张汇款单,“这是县报社给你的稿费,按5毛/千字算,一共1532元。”

赵响放下公文包,接过单子看了看,在手里刷了刷,皱着眉头说:“5毛/千字太少了吧,这么好的文稿怎么也得1元/千字吧,这李社长太小气了。”

周彩萍笑道:“他说自《京川日报》创刊十五年来,这是千字最高的一笔稿费。”

“那就多谢他照顾了,稿费我笑纳。”赵响笑道,将汇款单塞进羽绒服口袋。

“赵厂,好消息我还没说完呢。”

“那就继续说。”赵响转到办公桌后。

“《京川日报》刊登了你的这篇演讲稿,在全县引起不小的反响;市报社黄社长亲自打来电话,说李市长也想在《荆口日报》上转载这篇文稿,以此激励全市各行各业人士。”

“这是给咱扬名的好事,准了!”

赵响大气的一挥手,又强调一句,“一定给他交代清楚,文稿半个字都不能改,否则就失了韵味!另外……”想了想,还是忍住没说。

自然是想把周大华这个指导者删掉了。

但确实不好说出口。

就看黄社长如何取舍了。

周彩霞笑眯眯的出去后,他坐在办公椅上,双手相互插拔,惬意的转动着椅子。

不时还掏出汇款单瞅瞅,不是多少稿费的问题,而是各级领导的表现,让他有种“奇货可居”的得意。

无论钱德华,周大华,刘书记,还是县里,市里的一干领导,都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

经过八年试点,水田坝乡总计二百三十户,一千二百五十六位农民已全部迁移完毕。

按官方的说法,他们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性移民之路,为接下来大规模移民打下坚实基础。

印象中,从今年年初开始,批量级移民就将正式启动。

前前后后持续了好多年,涉及人口一百多万,是建国后由政府主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自己在异地他乡的成功案例,无疑将给那些徘徊犹豫的预备移民们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各级政府也想将自己竖立成一个标杆。

作为三峡移民先驱者,自己有责任配合政府,也算为这项世纪大工程做点贡献吧;同时也能从中捞取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处,这一点毋庸置疑。

算是各取所需,互利双赢吧。

前提是不要太分散精力就行。

琢磨了一会儿这个问题,他便开始了一天的正式工作。

销售人员已经发出去一个多星期,还没有任何新市场开拓的消息传回;没有消息,就是没有好消息。

其中的难度他已充分考虑过,但还是隐隐有些担心。

关键时候,恐怕还得自己亲自出马。

还是那句话,目前这帮人对自己的崇拜没的说,忠诚度也高,就是能力差强人意。

给厂内几位主管经理打了电话,询问了一些情况。

再批阅了一些文档,便放下笔,揉了揉眼,来到窗户口透了一会儿气。

然后出了办公室,站在楼道口窗口前,遥望了一会儿父母的新菜地。

“叮叮叮……叮叮叮…….”

刚刚返回办公室,就听见电话响,连忙快步走过去。

“喂,哪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