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初步破防44(1 / 2)

1956年7月13日,常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内,第一辆国产解放牌货车CA10驰下装配线,结束了共和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货车主体呈军绿色,子弹状锥形车头,载重4吨;此车一出,立刻成为国内主要公路运输工具。

在金陵长江大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红旗渠,三线建设等各大工程基地,处处能看见到它的身影,为共和国初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汽”被誉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名至实归。

改革开放初期,解放牌货车依然是国内大街小巷的主流货车。

1978年,位于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推出一款载重5吨(受限于车型体积及当时落后的发动机技术,5吨装已是国产普通商用货车的极限。),且自带车厢倾陡功能,体型比解放货车小不少,车头呈宽广平头状,外观以白色和天蓝色为主。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风EQ-140。

此车一出,大受欢迎,短短几年间风靡全国,抢占了解放牌货车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到了九十年代初,江汉平原已经很少见到解放CA10系列货车的身影。

堰市也因为一座汽车厂,一度被人们誉为“车城”。

当然,后来随着总部和部分生产线搬移到江城和其他城市,车城的神话也随着幻灭。

作为一次性购买50辆货车的豪主,加上袁武与厂内某位领导有交情,赵响再次享受了VIP客户的礼遇。

花110万买下50辆EQ-140C,每辆2万2,比市场正常价低了3000块/辆。

汽车厂帮着在车门喷印“洪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载重五吨,限坐3人”,以及引擎盖上喷印“洪桥水泥,坚如磐石”八个大字。

完了,派出50名试车员,帮着从汽车厂直接开到水泥厂。

好家伙,艳阳高照下,五十辆崭新东风EQ一140C排成长龙,浩浩荡荡开拔,自是沿途一道壮观风景。

一些老人瞅见了,由衷感叹道,“这等壮观场景,除了当年参加三线建设时见过,好多年都没再出现过了!”

无形中,也为水泥厂打了一次广告。

货车回厂后,赵响让杨公平立刻安排新招聘的司机试车,熟悉车况,没招满的司机赶紧抓紧时间招。

自己则又带着五名司机奔赴江城,提了一辆桑塔纳,一辆广州标志,一辆大众捷达,两辆吉普车回来,一共花了三十几万。

一番豪掷豪购下来,车子的事大概搞定了。

赵响的专车由吉普换作了捷达,为何不选择价格更高的桑塔纳,还是重生者心理在作怪。

在见过世面的赵响眼里,桑塔纳一直是低端轿车的代名词,这种意识根深蒂固,虽然大众捷达也不咋地。

桑塔纳和广州标志给张海涛和罗立刚使用,作为两大销售经理,出个差还坐客车,中巴,面包车,三轮车,麻的之类的,完全与水泥厂的形象不符嘛。

……

“赵厂,市电视台副台长张先生刚刚打了电话,说后天就带专业摄制团队过来,正式开拍工厂宣传片。”

刚刚沿着工厂和镇小学来回往返,进一步熟悉了车况的赵响,摇着车钥匙走进办公室,周彩萍就跟进来汇报。

“行,让他们来吧,但要跟他们讲清楚,宣传片一定要拍得专业!”

“明白!”

交代过后,赵响站在墙边地图前,满面笑容的盯看新增的四家经销商。

最令他兴奋的是,孝城的周国平也反正了;如此,曾经的三大经销商----温金武,周国平,黄稳根都顺利回归工厂怀抱。

忙到十一点钟左右,他再次拨通了叶梅家的电话。

工厂宣传片,必须要展示产品LOGO的。

“叮叮叮……叮叮叮……”

“您好,请问叶老师在家吗?”

因为是星期二,叶妈叶爸都在上班,这次是叶梅亲自接的电话。

“你要的LOGO,已经按要求修改过了,放在学校门卫室,你去拿吧。”虽然没有了叶妈的疑神疑鬼,但小妮子还是那么矜持。

“叶老师,是这样的,后天市电视台专业摄制团队就要来工厂拍摄宣传片,其中LOGO是宣传重点,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我担心还有细微处要修改;嗯…我这个人呢,就是那种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人,所以咱俩最好还是当面探讨一下……麻烦你再走一趟,可以吗,真不好意思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