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慕容老王妃的算计(二)40(1 / 2)

荣王府跟宁家的婚事并未敲板,一不是皇家赐婚,二两家又没有交换庚帖,荣王府尚未向宁家下聘,宁诗语就这般急不可耐,越过荣王夫妇,当家作主。

如今败坏了名声,宁家除了靠穆家,还能靠谁?

三皇子一党有人吹枕边风,加上三皇子要拉拢柳家,柳家站太子一党,三皇子跟太子暂时不能撕破脸,荣王跟宁家又刚闹出这档子事,三皇子为避嫌,自然不会拉拢宁家。

柳宁安病重,宁诗语独自料理荣王府事宜之前,以宁诗语的聪明才智,定是会先告知荣王妃的,至于荣王妃见不见,那就是另外的事儿,荣王妃不见,自己无法说明原由。

柳宁安又因病重不能过府料理荣王府事宜,就只能全权由她这个帮手着手操办,不然眼下这样的局面,她还能跑了不成。

否则也会因此得罪荣王府,这个节骨眼上,就算中书令夫妇知晓,也无可奈何,宁诗语早就被架在炭火上炙烤。

柳宁安病重,中书令夫人曾经拜访穆府,请求穆老夫人过荣王府接受荣王府事宜,奈何柳宁安病重,穆老夫人脱不开身,担子只能由宁诗语独自担着。

柳宁安存心要利用此事做文章,穆家么可能会让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

事后,因着柳宁安的过失闹出这么大的事儿,荣王妃为给宁家一个交代,也为了让荣王消气,不顾所有人阻拦,自请道馆修行。

这种种皆在柳宁安计划之中,穆家跟皇太长孙大事将近,一切跟穆家有联系之人都要置身事外,方能保命,荣王妃是,宁家也是,谁叫柳宁安有意拉拢宁家。

再者,事情不闹大点,荣王妃怎么找理由道馆修行,小事儿就如此惩罚自己,这不引人怀疑?

柳宁安这个局,只要荣王跟林邀心胸宽广一点,对外宣称两家私底下已交换过庚帖,就差下聘这一明面上的事,碍于慕容老王妃病重,耽搁了。

或是两家婚事早已过了明面,只是慕容老王妃病重,没有大操大办,这事也就过了。

奈何荣王好面,又加上荣王妃的枕边风及暗中操作,才将两家搅成这般局面。

穆家这么做,手段虽下作,不光彩,但也是为了保宁家一族性命,不管宁家有没有投靠穆家,皇太长孙登位,穆家是在必得。

那些个站队太子、三皇子荣王的核心人物的家族,必死无疑。

穆家为了不牵扯一些无辜性命,只能无所不用其极,减弱太子跟三皇子以及荣王势力。

也为了大战之后,朝堂之中少量流失官员,被穆家离间的官员,依不依附穆家,无关紧要,只要他们做一个纯臣,效忠于朝廷即可。

……

咳…咳…咳…

穆老夫人给柳宁安喂药之际,柳宁安向穆老夫人问道。

“祖母,你说如果当日宁诗语被我提醒之后,没有留下来,会不会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穆老夫人淡淡道“从宁家丫头入荣王府后宅起,宁家就没有了回头路,世家内宅,向来隐蔽,大都是后宅女人所居之地,你姨母不在府中。

宁家那丫头又没有受邀,却大摇大摆进了后宅,随即又出入自由,这要传出去,别人怎么想?哪怕是你,你姨母不在荣王府,你也不敢擅自入内宅,只能内厅等候。

(内宅:内厅之后的庭院,比较私密。)

你点醒她之后,她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层,才没有即刻离开,想要通过你,让她今日无邀进入荣王府内宅,有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不然,纵使这宁家丫头只是入内宅小坐了一会儿,这背后之人也不会轻易放过宁家丫头。

只是这宁家丫头没想到的是,你会用此做文章,削弱太子一党势力,保全宁家族人性命。”

穆老夫人说完,看了看自家傻丫头,又继续说道“世家女子,从小生长在生长深宅大院之中,怎会没有心机城府。”

柳宁安低头不语,雀月扶着柳宁安躺下。

穆家夫人将盛放汤药的碗,递给言嬷嬷后又道“你是否觉得宁家丫头不够聪明,轻易被人蒙蔽?”

柳宁安不语,算是默认。

穆家夫人深呼吸,说道“没有城府是假,被人蒙蔽是真。

中书令是寒门出生,能在朝廷之中,有得这一番席位不容易,中书令夫妇二人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振兴门楣。

可越是这样的家族,越难有出头之日,为了让族中势力更上一层楼,最有效,且快的法子就是两族联姻。

宁家丫头作为宁家嫡长房嫡出的大女儿,这重担自然也就落到了她的头上。

好不容易遇到荣王府这么好的姻亲家族,又怎会轻易放弃?故此才听信了小人谗言,一时之错,差点毁其一生。”

柳宁安眼神闪烁,欲言不止。

穆老夫人怎么不知自家孙女的心思,安抚道“你不必觉得自己这一番计谋是毁了宁家丫头,比起身家性命,名声又值几个钱?”

柳宁安闻言心底得到了些许宽慰,不再自责,转头又道“姨母从嫁入荣王府起,便都是一个局,是慕容老王妃亲自布下的局。

为的就是在临终之际,全盘托出,因着穆家跟姨母的关系,拉穆家跟南家下水,再借助穆家跟南家势力达到自己目的。

姨母她对此,可有别的什么看法?”

穆老夫人闻言,眼底满是心疼,她一生之中养育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六个儿子为国捐了躯,逝者已矣,都已过去。

在世的大女儿虽随军驻守边境,远离了自己,多年不曾见一面,好在无病无灾,夫妻恩爱,还生了柳宁安。

如今柳宁安又在自己膝下养着,也算圆满。

唯独留在自己身边的小女儿,自己明明有喜欢之人,向往自由,不愿被约束,却被一道圣旨禁锢在京都城中。

又因家族立场不同,怕自己生下有荣王血脉的孩子,荣王又有夺位之心,怕将来穆家在皇太长孙跟荣王之间摇摆不定。

加之林帝忌惮穆家,荣王刻意在林帝跟前做小伏低,暗中使手段,不让其生养,故而,自己苦命的小女儿成婚多年没有自己的子嗣。

不管是自己不愿生养,还是荣王不让其生养,这对一个女人而言,都是最痛苦的事。

柳宁安也知道自家姨母的不易,但凡她想生养,纵使有荣王暗中使手段,自己也能够见招拆招。

可是孩子生了下来,荣王谋逆之心从未变过,穆家跟荣王之间必有一战,届时穆家定会对荣王一脉及荣王党派赶紧杀绝。

真到那一刻,自家姨母亲生的孩子,拥有荣王血脉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纵使孩子出生之后,被自家姨母暗自送走,纸终究包不住火,总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刻。

那时候穆家又该如何面对那个孩子?索性不如不生,穆家跟皇太长孙成大业之际,就可毫无顾忌牵绊。

再者,自家姨母心中有人,哪怕没有两家立场的问题,以自家姨母的性格,也不会给荣王生孩子。

穆老夫人忧伤过后,幽幽道“一切以大局为重,你姨母已经出荣王府到城外道馆修行。

时间稍久一些,荣王府所做的任何事情,所遭受的任何处罚都将跟你姨母无关,你无需顾及你姨母,一切按之前计划进行即可。

眼下这般,你姨母与我跟你祖父早就料道。”

柳宁安心底怨恨先帝,因为先帝明知道自家即可儿子什么货色,可为了相互制衡两个儿子,保住其中一个儿子性命,就可以白白牺牲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可恶至极。

这也是柳宁安一身反骨,一心想登上那个位置的原因之一。

又要穆家帮废太子平反,扶皇太长孙登位,又下旨赐婚将穆家二女儿穆睿与嫁与荣王林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