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还债?怎么还?边境大捷,班师回朝,穆家占尽便宜。34(1 / 2)

如今,南家遭此大难,虽是罪有应得,但若当今天子对东西南北境忠臣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加之四大家族为自己所管辖地界的贡献,由四大家族管辖的地界绝对会引发不小的动乱。

想必当今天子也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边境之地,一旦发生动乱可就给了别国可趁之机。

再若,若是边境四大家族彻底对朝廷寒心,带领当地百姓造反起义,又该如何?”

南心吟对待林帝不同的称呼,也体现出了她今夜几番不同的心情。

贺憬南从南心吟话语之中猜测出南心吟打算,继续说道“如今南家只剩你一个孤女,南境遭此大难,南家全族殉国,你若得不到妥善安置,南境管辖范围之内的十余座城池百姓又曾受过南家恩惠,对朝廷,他们定不会轻易妥协,所以你想通过这一点为自己谋得好处?”

南心吟道“不错!”

贺兰清风疑惑问道“南家儿郎分布在南家管辖范围之内的,十余座城池之内,怎会在顷刻间灭族?”

南心吟眼中闪烁着坚定跟狠毒道“哪一次边境敌国来犯,我南家儿郎不是首当其冲?南家管辖范围之内的十余座城池,除了有南家管辖之外,还有当地官员以及朝廷派遣的监督官,边境敌国来犯,南家儿郎可将所有事宜交于其余官员,自己披甲上阵抵御外敌。”

贺憬南又道“边境四大家族这么痛恨当今天子,你们为何还如此卖命?特别是在能通过自己一己之力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

南心吟道“痛恨林帝是真,可百姓又有何罪?因为南家的一念之差,导致这么多人无辜惨死,这个债,得还。”

贺憬南闻言笑道“上百万人的命,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你怎么还?”

南心吟道“以一人之力,重振南境繁华,百姓安居乐业。”

贺憬南冷笑一声之后满意点头。

不得不说,南心吟有胆有识,边境四大家族的事只要捅破,林朝边境必定起乱,若是不捅破,南家为守住南境献身与沙场,独留孤女南心吟一人在人间,朝堂若是不对南心吟加以安抚,难得南境民心。

朝堂对南心吟加以安抚,无非就是常驻京都,再册封县主或郡主之位,享受食邑。

但以南心吟的心性怕是另有打算,借机为自己在南境某得一职位,重振南家门楣,眼下这番情形只要南心吟向林帝提要求,林帝自然不会拒绝。

这也是南心吟逃出后,明明可以去南境管辖范围之内的其他城池寻找栖息之地,却要故意独自一人往今都走的原因。

加之她方才所言,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要自己遭遇不测,南境战役结束之后,林帝对南家无所褒奖,背后定会有人将林帝对东南西北四边境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

朝堂派遣官员赴任各地,最为正常不过,可像林帝对边境四大家族如此刻意打压的少之又少,若是此事被公之于众,林帝定会被天下人讨伐。

眼下太子跟三皇子如日中天,林帝被天下人讨伐,渔翁得利的只会是这二人,就算太子跟三皇子互相残杀,谁也得不到好处,只要废太子冤屈不能公之于众,自己借助穆家登上皇位也是得位不正。

只要朝廷旧部不满自己,从而拥护荣王,自己能做的要么赶紧杀绝,要么乖乖退位,这两者都不是自己想要。

前者官员补替,朝局动荡,自己还得背负一个暴君的罪名,今后不管自己功绩有多么好,后世历书永远抹不掉自己暴君,判贼窃国的罪名。

废太子之事,自己登基之后再澄清,免不得要被他人认为扭曲事实,刻意洗白。

后者,自己退位之后,荣王跟那些旧部还会留自己性命吗?穆家跟自己一党的官员又该何去何从?

如今南境出了这番事情,只要自己利用得当,定会为自己所用,笼络南家,相当于笼络了边境四大家族。

贺兰清风笑笑道“边境四大家族与敌国勾结,敌国手中定有证据,一旦证据公之于众,边境四大家族可还有还手之力?”

南心吟反问道“敌国的话,怎可信?”

贺兰清风顿言,不再说话。

有证据又如何?只要打死不认,林帝又能把四大家族怎么样?以边境四大家族的权势,林帝也不敢轻易的罪。

再者,边境四大家族既然敢做,就已经做了十全的准备工作,自然不会给敌人反咬自己的机会,必要时候拉出几个无关紧要的人顶罪即可。

林帝纵使知道其中内情,也要大局为重,只要边境四大家族不在留把柄,两者可相安无事。

他日,新帝登基,重振朝堂,削弱不为自己所用的朝臣,重用拥护自己的朝臣,到时候朝廷上下又是一番新景象,届时再表忠心,护拥新帝。

这个道理,边境四大家族知道,朝廷百官也知道。

贺憬南向贺兰清风问道“贺兰司长会如何向朝廷上奏南境之事?”

贺兰清风满脸不悦,怼道“我有得选择吗?”

贺憬南一脸坏笑,不语。

贺兰清风确实没有选择,先不说他要是不按照贺憬南意愿去做这件事情,今夜尚且能不能出这个门?

就算贺憬南不插手此事,自己也未必能够活着走出南境,战场厮杀,刀剑无眼,自己被自己人残忍杀害甩锅到敌军手中又不是不可。

南心吟也不是泛泛之辈,不说她能够搅动大局,但取自己性命不在话下。

况且,林帝此番做的也确实不对,换而言之这样的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自己未必做的有边境四大家做的好。

贺兰清风问出自己心中疑惑“你独自前往京都时,是否有人暗中护你周全?”

南心吟冷冷道“自然。”

南境之事被贺憬南书信到东西北境领帅之人手中。

此时柳宁安正与身边侍女讨论此事。

南境的事情已经捅破,柳宁安作为西境领兵将帅必须全权知晓,才能做进一步计划。

浅月道“我不相信谋划了这么久事会轻易收手,怕只是缓兵之计,还是小心为上的好。”

雀月道“怎么能说是轻易收手呢?上百万条人命换醒的良知,又加之自己心中的不安,没什么不可能的,忠了一辈子的人突然不忠,内心煎熬自己知晓,迷途知返,才能解除内心煎熬。”

柳宁安倒是很认可雀月这句话,穆家这么多年的愚忠,也是过不去心中那道坎。

翠月问道“女郎,我们该怎么做?”

柳宁安道“静观其变。”

大战之后,柳宁安特地大开外城门,一是诱惑敌军,请君入翁,二是借此机会调出藏匿奸细。

若是敌军再一次攻打城门,入了圈套,导致穆家军大胜,敌军重创。

就说明东西南北境奸细已迷途知返,未曾向敌军通风报信,为巩固边境安定,奸细也算带罪立功,敌军溃败,又怎能会再一次相信我朝奸细,奸细要想活命,就只能效忠于朝廷,或是敌军自己报复奸细向林朝透露我朝奸细底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