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10亿贷款案事发34(1 / 2)

2023年2月,所谓的房地产泡沫时代正向着高潮期膨胀,整个社会都在疯狂地突飞猛进。东海市银行一共有十三家。银行被称作“护送船队”的金融政策保护着。面对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银行人纷纷表示无奈。存款如滔滔江水般源源不断,而贷款却犹如吃水不进船,难以放出去。

2023年5月,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支行:恒达房地产公司的10亿融资申请在提出三天后竟获得全额批准。这个消息当时让融资科的江浩科长和他的下属赖昌伟瞠目结舌。他们深知,这笔巨额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不言而喻。因为他们还没有按照程序完成审批,最终支行副行长江浩以紧急融资的方式向总行做了书面请示,并强行获得了总行的批准。恒达房地产公司的1年期的10亿融资申请在提出三天后获得全额批准。

政府出台了“三条红线”政策和“限贷令”后,让恒达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危机迅速加剧。这些政策旨在限制房地产公司的高杠杆,但对于负债如此之高的恒达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此时,华信银行西支行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危机。

2023年6月,华信银行总行审计部按着政策红线正在严格审核着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报告,同时发现恒达房地产这笔贷款抵押物金额虚高,要求东海支行马上追索回10亿已发放完毕的贷款。华信银行东海支行又多次向徐佳音发出要求、要他说明情况并返还钱款,都被徐佳音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在东海市的西区,坐落在四桥路与中央大街交汇处的繁华地段,有一家银行—华信银行东海支行。这里是巨型银行华信银行的重要分支机构之一,但即使在这样声名显赫的银行里,东海支行也是屈指可数的优秀支行之一。宽敞的房间内,一套套接待专用的办公桌和皮沙发摆放得整整齐齐。

此刻,在其中的一张沙发上,融资科的科长江浩和他的下属赖昌伟正并排坐着。而对面,扶手椅上坐着的是东海支行的支行长孙德旺。他一脸的苦恼,双腿交叉着,显然在思考着什么。

此时已是下午七点半,支行长、副支行长、江浩、赖昌伟,还有来自华为律师所的秦芮律师和她的事务员,六人围坐在一起。他们聚集在此,是因为今天的融资方出现了虚假抵押的情况,他们需要讨论如何回收这笔贷款。这是君安主任安排给秦芮的一个案件,华信银行是国内银行巨头,更是华为律所重要合作伙伴,每年律师咨询费用高达5千万以上,虽说这次是东海支行的雷,但毕竟案件是华信银行总部下发的咨询函,华为律所必须重视。秦芮自然重视,所以熟悉好所有资料后就召开相关人会议了。

“江浩,你来说说看,到底该怎么办?回收的可能性有多大?”副支行长孙斌发话了,他的语气严肃,显然对这件事非常看重。与一直在支行工作的孙斌不同,孙德旺曾在本部担任人事部代理部长,经验丰富,心思缜密。他的外表精明能干,但此刻却流露出一种忧虑的神情。

“这10亿基本上都是‘无抵押贷’啊!”江浩叹息道。

在银行界,“无抵押贷”是指没有任何担保措施的信用贷款。一旦融资方破产,这将成为一笔坏账,给银行带来严重的损失。

江浩继续解释道:“名义上虽不算‘无抵押贷’,他们用了一批米国进口的设备做了‘抵押’,但没想到这批设备进口时虚高价格,实际上就是米国淘汰掉的毫无价值的垃圾设备。”

“海关怎么说?”孙斌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咄咄逼人的气势。

“海关当时资料认定该批设备为高科技进口,实施免税入关,也没有检查货物。”江浩回答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