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海转》48楚荆,我们永结盟好。112(2 / 2)

母亲曾经告诉我,你父亲真的坏,别人离婚还送礼看孩子,你爸看你了吗?他肯定不爱你……或者,说我今天又跟你爸吵了一架。

一句句“你爸”,是无情恐惧的铁手蹂躏我,那种感觉冰凉,又太难以接受了!

往后看我才恍然大悟,父亲是一个,可以抛弃妻儿,父母都可以不接受的人,因此,一个这样无情的人,肯定不爱我?

这倒显得正常许多但是,妈妈也不该替我做决定呀!你又不是父亲的神,怎么能判断他对我没有情感呢?还是那句话,都是内射的缘故,孩子只是牺牲品。

我才明白妈妈的剧情是什么,我会用我的情绪剧情解读。

那就是在自我挣扎中,牺牲,放弃,没有走出分离分裂的感觉。

没有自我能量,耗尽了,耗干了,只能牺牲放弃。并且拒绝了外界一切的爱,好像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残暴,不上学就会死一般的痛苦,这也就解释了,胸口难受我想哭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败给”了胸口,我是个不能再低贱的生灵了,只能任人宰割。

一切外部冲突都源于内心战争,书中一直在强调,要给孩子百分百的自由,尊重界限。

我们是如何把自己的内在战争,演变成外在冲突的?

以下是书中内容:

原来我自己一直害怕挑战,所以,背后无意识的信念中,失败的人就是一无是处的,不会有人爱,其实好几次面对新机遇时,我自己都退缩了,反而是孩子一直鼓励我接受挑战。

害怕挑战失败,认为失败的自己不配得到爱,所以故步自封,是这位妈妈的内在剧情。

超我告诉自己要积极面对,小我却说,可是我很害怕很无助,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盯着孩子,把自己内在无助退缩的一面投射给孩子,孩子扮演妈妈退缩的内在“小孩”,妈妈扮演理性的“超我”

不仅能停止内在拉扯,还可以通过扮演正确理性的角色,活得很棒的自我感觉,这也是我们总忍不住,把内在战争投射出成了外部冲突。

以前我就在随笔里面写过,大人的世界是玩标签的世界,被投射的孩子是牺牲品,结果就是一个原本没有自我批判的孩子,慢慢开始觉得我不可以失败,必须一直挑战自己,才配得上妈妈的爱。

这样的孩子,即使挑战自己,也并非出自对于新鲜事物的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是出自无意识的恐惧。

终结家族不幸的轮回,界限是关键,失去界限,父母内在的剧情,就会在孩子身上上演。

自己去做,自己守住界限,孩子就能发展出一个完整的天性,充分挥洒出自己基因里面强大的力量和真善美的能力。

书中妈妈就是个无助退缩的人,任何一点变动,都好像会要她的命。

要明白的是,不管有没有受到原生家庭爱的影响,我们都可以勇于尝试,并不是为了挑战自我去做的,而是顺其自然的丰富拓展生命体验。

可见生活在一个病态家庭里,一些原本看似正常的父母,会诞生一个病态的孩子,情绪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边界太重要了。

我一直有空间去反思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质疑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信念”,只要有缝隙,光也就可以照进来。

让父母照见自己受伤的内在小孩,当父母想要侵犯孩子界限的时候,请务必借助这个机会向内看。

成功的程度=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人格稳定性。

链接事物本质能力,来源于自由。父母有多尊重界限,孩子就能发展出多强的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

而人格稳定性,即真实自体的存在感,来源于爱。

父母能多大程度的看见回应孩子,孩子人格稳定性就越强。

一个人的格局取决于他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好比一栋楼盖的有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

人格稳定,就会拥有真实自体的存在感,可以保证能力稳定发挥。诶呀呀,所以猴子(虚假自体)就不能称大王了,但是在我看来,时小瑾想自信起来,拥有自信,还没那么简单嘛!

对自己的选择敢于负责吗?那样的人才自信,因为敢于认栽,而不是脆弱的自恋,我错了,我该死。自信的人,要学会不考虑沉默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不可回收的成本,而不是为了捍卫自恋,往往指责外界自我攻击,绞尽脑汁想挽回损失(说你呢!老爸!)

最糟糕的母亲就是特别着急的母亲,特别着急的母亲只要孩子稍微表现出跟自己不符想象的样子,就会开始想各种糟糕的后果了,甚至觉得自己要疯掉了。

这对于孩子的真实自体,是毁灭打击!真实自体孕育于,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爱我,的信心之中这样的孩子,不管什么风浪,都能面对。

想到这里,时瑾也很生气,总说孩子抗压能力弱,不,孩子是最强的的孩子,要给这种自信就好了!不要再有打压孩子的家长了,这样锻炼不了小孩啊!不给吃还想你耕三里地……

生活当中,每个错误背后,都有潜意识无意识的剧情在操控,虽然是这样,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而不是注意力都放在解析剧情,剖析真相上,其实是在维护破损的自恋,这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我无法认栽,无法接受自己的脆弱自恋,无法让过去的事过去。

有时我们会脆弱的自恋到,无非处理任何事情,当我们怀着:我希望所有事都如我所愿,任何意外都是对我的精神折磨。

责备自己,反复分析,这些都是头脑对当下的抗拒,是很难获得幸福的,我们活在当下,当剧情升起时,立刻就有敏锐的觉察。

当我们对剧情有清醒的觉察,觉知非常高的时候,剧情会立刻离开,它像水一样轻柔,你知道那个剧情不是自己,就不会因为上演剧情攻击自己,当下就可以幸福。

家庭的生死能量场,父母对孩子的本能灌注。

生本能,最初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看见,我愿意回应你,满足你。

死本能,来自我们向外延伸自己时,那种阻断我们的能量,评判我们欲求,不回应我们情感(小虎)的行为。

今后,我还会继续学习,好书,半本足以看清天下。

我读懂了太多,加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