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结婚了(1 / 2)

1968年2月,值班连在托儿所最边上隔出来一间房,作为我们的新房。

我们去办公室领了石灰、刷子和报纸什么的,开始装修新房。

那时候也兴吊顶,叫做“糊顶棚”,就是用铁丝在房顶上拉出经纬,形成报纸大小的网格,再用报纸和浆糊,一张张的粘贴在铁丝网格上,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好看,二来是能阻挡屋顶掉落的泥灰。

我们把房间做了隔断打了一个火墙,外面烧火里面住人,又把紧靠托儿所的隔墙用报纸糊了起来,那个墙是临时砌的,凹凸不平,用报纸糊上去看着就舒服多了。

接着把石灰兑水后刷了内墙,外墙是单位每年都会粉刷的,里里外外就都白白的很亮堂。

房间只有一个门和一个窗,都是木头的,我们擦洗干净玻璃,再去添置了锅灶,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勉强算是收拾出来了一间新房。

当看到刷的白白的墙和干干净净的吊顶时,突然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一些期望,我总算有了一个正式的家。

我去商店用两元八角钱买了一块天蓝色的上面有着白色波点的布,用了一天多的时间,给自己缝了一件盘扣的对襟上衣,没有尺子什么的,就是把布放在身上用手比划着做出来的嫁衣。

说起来我的缝纫技术还是从向登玉姐姐那里学到的,虽然解放前我总是喜欢给家里的裁缝帮忙,但那会还是个小孩子,并没有真的学会什么。

解放后向登玉姐姐因为出身好,是缝纫组的人,她会给我一些活做,比如让我锁扣眼什么的,锁三个扣眼一分钱,挑一件衣服的边加上盘扣钉扣是两角钱,有时间她还让我用碎布踩一踩缝纫机练练手,在她裁剪的时候我就在一旁看着,知道了一件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

1968年3月3日,在相识六个月后,我们结婚了。

那时还是六天工作日,只有星期天才休息,我们就选择在星期天举办结婚典礼。

我们把各自的被褥拿来铺在床上,我穿上自己做的嫁衣,当了新娘,从这一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冰雪封路,自行车根本没法骑,所以我们结婚除了跟前住的人,好些朋友都没有办法来,但还是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冒着大雪走了很久的路前来贺喜。

那时候结婚多数人是送毛主席语录,每对新人都能收到一大堆的毛主席语录,有小红本,有可以挂的墙画,还有毛主席像章什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