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37(2 / 2)

庆磊妈叮嘱他:“好好学!知道吗?”

回家之后,夫妻俩买了一堆东西拎去了陶华宇家,对他好一番感谢。

陶华宇大大咧咧地笑着说:“我是真没想到我的面子还挺好用,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画室老板人好,惜才,看庆磊是个好苗子,愿意培养一把,要是庆磊真考上了,也是替他们画室做宣传了不是?”

其实是陶华宇拿优惠换的。

老板要装修别墅,本来就是要去找他,打算把硬装软装和家电都交给他,省的自己操心了。没想到陶华宇先上门了,就趁机跟他要个优惠价。

陶华宇也大方,在原本就没多收的基础上又给打了九八折。折算下来差不多就是陶庆磊少交的那部分钱。

当然,这些就没必要让人知道了,总归这个单子他也是赚的。

庆磊爸妈之后又去了沈念安家找顾卿月。

顾卿月了解完这些事之后,跟沈念安感慨许久。

现下在柳望雪这里,她又说了一遍,还是感慨:“所以,我一开始只以为庆磊这事是信息差的问题,但后来我发现不完全是。”

柳望雪顺着她的话一想,瞬间就明白了:“确实,不过这应该也算是信息差导致的吧。”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陶华歆问,“什么信息差?”

顾卿月解释说:“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挺普遍的。比如你听说了一个什么生意很赚钱,但是这条信息到你这里的时候可能风口已经过了,如果你再去投资极有可能就会亏钱。

这种信息对于我们来说,通常都是被动获取的,就像庆磊选专业这件事,等他了解了整个过程,再加入竞争的时候,别人可能都已经快到终点了。”

“但是想要主动获取信息,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柳望雪说,“得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的能力,从而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另外最难的一点是,如何形成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

“正解!”顾卿月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由庆磊的事引发的一个小思考,所以我这段时间去村委咨询了一下,然后还去村里走访了。

我发现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就辍学的孩子还是挺多的,那些正在读高中的孩子,极少人会有清晰的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规划。跟他们聊过之后我发现,这种迷茫可能不是源于自身,而是源于对外界的未知。

受某些因素所限,只知道自己要考大学,但是考上之后呢,或者说考不上之后呢?都该如何发展?对这些,他们有的甚至连一个模糊的概念都没有。”

这可能是秋水镇这种经济落后的小县城必然会发生的现象,经济落后,相对来说教育也必然会落后。

柳望雪想起老家的小县城,听顾雪兰说,那边的人依然认为老师、会计、护理之类的是最优选,即便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可以,孩子在专业上的选择也都是老生常谈的那几大类。

不是说这些行业不好,而是社会发展到如今,各行各业百花齐放,但是这些声音依然没有打破壁垒传过去。

她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小学老师告诉大家上了初中就好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然后初中老师也是这么说,高中老师也是这么说。

有的孩子是真的信了这种话,到了大学一玩,四年全都废了。

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哪一个老师告诉孩子们,人生要怎么规划,职业要怎么选择,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要怎么样付出有效的努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