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个折腾不止的鲜族小伙86(1 / 2)

熏鲑鱼沙拉,四小份,加上大麦茶。

李富真惊讶极了,从品相上看,属于传统韩式凉菜。

那名韩国翻译也很意外,不禁看向系着白围裙的姚晓芳,后者微笑着回到厨房。

韩羽笑着说道:“请!”

“谢谢!”

夹起一块熏鲑鱼,李富真放入口中。

鲜香,松软,清甜的沙拉酱和柠檬汁,恰到好处地遮掩了鱼腥味。

确实是地道的韩式制作手法。

难不成,韩董专门聘请了一位鲜族厨娘?

疑惑中,姚晓芳端上第二道菜。

三色煎油花。

同样是特征鲜明的的韩式料理。

李富真夹起一片油煎香菇,咬了一口。

鲜嫩,滑弹,近乎肉质的丰润和独特的香味完美融合,层次感带来的味觉变化,令人胃口大开。

这下,连翻译也品出,这种传统的油煎手法,非苦练数年不可得。

“韩董这位厨娘,是鲜族人?”

李富真说完,转向姚晓芳,似乎多了几分亲近感。

韩羽冲姚晓芳点点头说道:“晓芳,李小姐是我的朋友,你自己说吧。”

“是!”

姚晓芳应声,转而向着三星长公主说道:“我家在吉林白山,父亲汉族,母亲延边鲜族,厨艺源自家母。”

原来如此。

姚晓芳拥有一半鲜族血统,和李富真算是半个同族。

当年,侯武在沈京当装甲兵,某次拉练,路过白山。

姻缘巧合,遇见了姚晓芳,两人居然一见钟情,看对了眼。

最开始,两人通信,很是谈得来。

渐渐地,姚晓芳有了“非君不嫁”的心思。

得知侯武要复员回乡,姚晓芳顶住家中压力,一个人跑了数百里来找侯武。

私奔!

侯武不答应!

“要娶,就明媒正娶!”

他带着恋人跑回白山姚家,跪在姚父姚母面前提亲。

因为女儿离家出走,姚父姚母正暴跳如雷,心情哪能好?

江城远隔千山万水,侯武其貌不扬,故而,女方家族对这门婚事,一百个不乐意。

姚晓芳的堂哥表弟,甚至扬言要收拾“南蛮子”!

后来,族长出面,见姚晓芳铁了心要嫁,便提了一个要求:南方要拿出高规格的聘礼!

侯武二话没说,将自己的复原费和三年攒下的五百块钱,全部当做彩礼。

81年的五百块,在农村可不是小数目!

族长见侯武倾其所有,觉得小伙子是真的,这才点了头,侯武也得以正式迎娶姚晓芳。

正因为侯武花光了全部积蓄,让姚晓芳感动得无以复加。

所以,无论侯武再怎么落魄,哪怕刀口舔血,她始终在鱼塘村,一边干农活,一边伺候婆婆。

直到,侯武碰到韩羽,渐渐地,侯家走出困境。

最近,姚晓芳开了一家鲜族饭馆,因为风味独特,加上厨艺精湛,生意很是不错。

因为要招待李富真,韩羽认为以鲜族传统料理,更能体现出自己的诚意,因而请侯武夫妇过来掌勺。

姚晓芳是个明事理的,特意提前贴出告示:东家招待贵宾,本店歇业一天。

就这样,侯武昨日从沪市采购上乘食材,姚晓芳亲自制作。

前两道菜,明显得到韩国客人的一致认可。

李富真连连点头,夸赞道:“你们有情有义,殊为不易,祝你们幸福美满,恩爱白首!”

侯武姚晓芳笑着回到厨房,继续上菜。

红参鸡肉卷配清汤。

炒杂菜,鱼肉卷,烤羊排,蔬菜炒饭。

最后是一大锅,海鲜面神仙炉。

一顿丰盛地道的鲜族风味的午餐,令李富真眉开眼笑,疲乏之色,一扫而空。

相比国宴那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肃穆场合,韩家后院就随和安逸得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