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张家有女开窍,夫妻真心话大冒险(1 / 2)

韩家三兄妹回到神东村的时候,张家的家宴也开始了。

张红和丈夫周智国联袂而至,正好遇上从省城回来的大哥一家三口。

张卫东是水利厅科长,大嫂崔文娟是省机关幼儿园老师,侄女张眉小学二年级,已经放寒假了。

张红摸摸张眉的小脑瓜,随后塞了一只红包。

寒暄之后,张卫东和周智国陪张父在书房闲谈,张红到厨房帮母亲打下手。

崔文娟接过女儿递来的红包,吓了一跳。

十张蓝色大钞!

以往都是两百,今年陡然翻了五倍,什么情况?

她借着送热水瓶的时候,给丈夫递了个眼神,等张卫东出来拉他到阳台,给他看了一眼红包。

“咋了?”

“一千!小姑是怎么了?”

张卫东回过味来,也不太明白。

“可能今年生意好吧,要不,吃过饭我找机会问问爸。”

崔文娟又低声说道:“别说我多心,小姑的穿着打扮,好像年轻了十岁,小姑父还那样……”

张卫东皱眉说道:“你啥意思?”

崔文娟意味深长地笑笑,回屋带女儿看电视。

张卫东路过厨房,瞥了一眼妹妹,回到书房再看周智国,也觉得两人的反差不小。

看来,妹妹八成有事,老婆的眼力还真挺准。

他哪知道,这对姑嫂之间,明里暗里一向比较的。

张红焕然一新,从沪市买的衣服明显是高档货,崔文娟一眼便知。

何况,她能成为张家的媳妇,又在省机关幼儿园上班,岂是省油的灯?

但张卫东把话闷在肚里,毕竟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妹夫说。

炒了几个热菜,晚餐开始。

食不言寝不语,张家一直按照军队习惯生活。

当然,女婿来了,张父张母客气的不行。

这个劝酒,那个夹菜,一个问候张红的公婆,一个了解市府公务。

总之,除了孙女小眉,两人对周智国,比对儿子媳妇更亲近。

对这点,崔文君并不嫉妒。

她明白远香近臭的道理,越是如此,越证明女婿是外人。

还有,周智国是寒门子弟,除了才华什么也没有。

公婆是为了小姑生活的更和谐,才竭力笼络女婿。

尤其,成婚已经四年,张红还一直没怀上,公公婆婆都有了心病。

饭后,张红单独与父亲聊了有半个小时,然后和丈夫一同离开。

张卫东进了书房,愣了愣。

一向果敢决绝的父亲,居然愁眉不展地抽着烟。

“爸,啥事把你愁成这样?”

张父看见儿子,苦笑一声。

问道:“你一年挣多少工资?”

水利厅算清水衙门,福利待遇比工商金融单位差远了。

“每个月四百多块死工资,这您不都知道么?”

张父点点头继续说道:“一年五千,十年五万,算你再干三十年,加上涨工资,两百万顶天了。”

张卫东没想过那么远的事,奇怪地问道:“咋了,这每个月都不够用,再多又有什么意思?”

“如果说小红有三百万,一个月后有五百万甚至六百万,你会怎么想?”

“啊?”

张卫东差点把热水瓶摔地上。

“怎么可能……不能是张红说的吧?她现在搞什么名堂?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张父看了一眼儿子,不满地说道:“慌什么?要是打仗那会,你连当小兵都不够格!”

张卫东撇撇嘴,没兴趣和他老子理论,也理论不过。

随后,张父把张红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张卫东惊得目瞪口呆。

“爸,妹妹她赚了这么多钱,真不会出事?要是被人知道……”

“我打听过了,这是金融改革,总的说来,还算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张卫东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不知道惊大于喜,还是忧大于愁。

“那,将来会不会政策有变化?”

“哈!”

张父难得自嘲地笑了起来。

“我也是这么提醒你妹妹,可你知道她是怎么回答的吗?”

估计儿子猜不到,张父接着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愿意像过去一样吃地瓜啃咸菜吗?”

张卫东一头雾水,问道:“什么意思?”

张父摇了摇头,儿子的悟性和野心,远不如女儿。

真是慈母多败儿!

恍然不知背了一口大锅的张母,笑容满面地端来桂花酒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