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传说中的甜筒,八二年的茅台(1 / 2)

1990年之前,沪上首家肯德基门店,诞生于外滩的最好的地段。

虽说是秦依依做东,但也是她第一次前来就餐。

一切,很新奇。

两份套餐,二十四块钱,对工薪阶层来说,绝对奢侈!

秦依依惊讶地发现,徽省初来沪市的韩羽,似乎熟门熟路。

不但多要了一包番茄酱,还要求“可乐不加冰”,服务员竟然一一照办。

秦依依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身怀巨款,却没有一件值钱的服装。

来自闭塞的内地,却比她这个沪市人更懂时尚。

他到底是什么人?

吃饱喝足,两人一同起身出门。

“稍等一下。”

韩羽又返回餐厅。

秦依依等在门外,漫无目的看着江面和对岸滩涂。

举着两个甜品返回,韩羽问道:“看你喝可乐,这个没问题吧?”

在五分钱冰棍面前,一块钱两支的奶油甜筒,可算“冷饮王者”。

没少听到同学夸赞肯德基甜筒如何美味,秦依依今天才真正得偿夙愿。

平淡的生活中,这样扣动心弦的小幸福,不常有。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偏感性。

尽管,大冬天舔着甜筒,怎么看怎么傻,但秦依依毫不犹豫接在手中。

韩羽的细致体贴,饭后甜品的小惊喜,让她心波荡漾。

不知不觉,越靠越近,看上去好似携手并肩。

“咔!咔!咔!”

一个金发蓝眼的“老外”,冲着闪闪发光的“小情侣”,连续抓拍。

约翰,《华邮》自由撰稿人。

提前获悉神秘古老的东方大国,令人意外地持续改开。

他决定做个华国专题,第一站便是沪市。

“尼闷豪!”

确认抓拍没问题,约翰上前,艰难地用屈指可数的汉语打招呼。

韩羽英文底子不错,但只能听懂一多半。

秦依依很棒,能流利对话。

得知韩秦不是情侣,约翰立即抱歉,表示刚刚拍摄过两人合影,冲洗后可以寄送给他们留念。

秦依依表达感谢,留了学校的地址。

韩羽却摊摊手,表示自己临时到沪……

秦依依立即说道:“寄给我好了,我转寄给韩先生。”

她一边说着,一边在约翰的小本子上写下姓名和学校的地址。

看着对方积极帮忙,韩羽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

约翰很高兴,递上两张名片继续采风。

韩羽一直陪这秦依依回到黄万国,才匆匆离去。

下一刻,秦依依意识到,忘了向韩羽索要邮寄地址。

再出门,哪里还看得见对方的身影?

他还会回来送地址吗?

一阵若有若无的气闷,堵在心口。

比黄万国之花更憋屈的,是一把手谢荣杰。

如果说上午差强人意,下午则呈现出断崖式下跌。

只有少量股民零星购买,不要说单笔破百,一单十张都十分罕见。

直到下班,无人撼动秦依依冠军宝座,450个销售点全军覆灭。

黄万国保住了面子,但,谢荣杰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这意味着,此前高层的预测,过于乐观。

如不尽快调整,仅仅十天的发售期,肯定完不成五百万张指标。

五点半,营业部打烊,所有股民离场。

看着愁云惨淡的销售区,每个人的脑海中,充斥着嘲讽和庆幸。

“哈哈,骗人的把戏长不了,阿拉沪市人就是这么精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