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西山道农民起义(求追读!!)(1 / 2)

陈栋宛若泄了气的皮球。

先不说他和老李他们有没有关系,他假装被马车撞伤,讹了对方十两银子,可是犯法的,搞不好要锒铛入狱。

哪知道,对方并没有在意这些,对陈栋讹钱一事只字不提,“从你的表现上看,你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大难临头,你这种人是最先跑路的!”

陈栋面露尴尬,无言以对。

他不是什么精忠报国之辈,也不是什么作奸犯科之辈,他想要做的仅仅是强大自身,追上樊云的脚步。

“小的心无大志,只想守着我的一亩三分地,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何永俊见陈栋一副没有斗志的模样,无奈摇头。

他本想着如何报答陈栋,可见对方这么没出息,他沉思了会,才缓缓开口:“不知道你学武了没有?”

陈栋得到了一本养生功,可那功法是何霜所赐,在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之前,陈栋不打算将这事情告诉其他人。

他摇摇头,“未曾学过。”

何永俊颔首,暗道:“隐藏得挺深啊!”

他摩挲着下巴,继续想着如何报答陈栋。

陈栋是一位铁匠,三个月的时间就从老李铁匠铺的一位学徒,成为了一位正儿八经的铁匠。

寻常的学徒,没有个五六年,恐怕没法出师。

也就是说,陈栋要么是有打铁的基础,要么是打铁一方面的天才。

“正好,天源铁匠铺需要一位铁匠,你可愿意去?”

天源铁匠铺,陈栋听过,是东州府最有名的铁匠铺之一。

与其叫铁匠铺,不如叫“兵工厂”。

作为一位铁匠,陈栋不可能没听说过天源铁匠铺。

天源铁匠铺不仅打造民用武器,还承接官府定制的武器和防具。

进入了天源铁匠铺,等于是多了一重保障。

从此,陈栋也算半个官府的人,一般人可不敢轻易得罪他。

“我去。”

陈栋语气很是肯定。

“既然如此,那你就拿着我的推荐信,去天源铁匠铺找管事的。”

说罢,何永俊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土黄色的信封,交给了陈栋。

幸福来得太突然,打得陈栋措手不及。

拿着推荐信后的陈栋,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了笑容,对着何永俊感谢:“谢谢县令老爷赏识!”

何永俊报完了对方救女儿的恩情后,挥挥手示意陈栋离去。

陈栋也很识趣,道了一声后,便匆匆离去。

从县衙返回老孙铁匠铺后,陈栋第一时间和老孙说明了情况。

说他一个亲戚在东州府认识一位老板,叫他去那边的铁匠铺做事,这才要求辞职。

老孙虽然有些不愉快,可总不能误了人家的前程,帮他结算了这几天的工钱后,便让陈栋离开了。

翌日。

陈栋早早醒来。

他换了一身昨天买的新衣裳,拿上了何永俊给他写的推荐信,早早地前往天源铁匠铺。

天源铁匠铺在东州府的另一侧,陈栋步行,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

陈栋刚迈入天源街道,就见到了一座高大的门楼。

门楼上,赫然写着“天源铁匠铺”五个大字。

进入门楼,没走多久,见到了高大的围墙,以及两扇沉重的朱红大门。

陈栋将手里的信封交给了守卫门口的弟子。

不多时,便得到了通传,让他进入天源铁匠铺。

经过铁匠铺的管理人员介绍,天源铁匠铺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样,仅仅是一个铁匠铺。

实际上,它更像一个官府管制下的宗门。

宗门分外门和内门,外门制作普通的武器和防具,外人都叫他天源铁匠铺。

而内门,则是制作一些不平常的武器和防具。

内门和外门,统称天源门。

这些秘密,只有在陈栋成为天源铁匠铺的一员后,才能得知。

陈栋知道,想要打造一些特殊武器和防具,必须要自身具有一定的实力,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打铁能力。

就比如他看见薛晴的那一把碧绿长剑,其材质特殊,锋利无比,轻轻松松就刺穿了老李铁匠铺的木墙。

陈栋没有好高骛远,决定先从天源铁匠铺的一位最普通的打铁匠开始。

他继续藏拙,仅仅是表现出李俊那般的打铁水准——打造农具不在话下,若是打造一些普通的武器,质量算不上多好,但也勉勉强强及格。

这样一来,仅仅学了几个月的陈栋,在这些打铁精英眼里,也就不怎么显眼了。

十天过去。

陈栋学习打铁已经四个多月。

学习无极养生功,也超过了一个月。

如今,几乎所有的铁器,他都可以轻松打造。

一些他并没怎么打造过的武器类型,他只需要多尝试几次,便能够熟练掌握。

陈栋决定继续暴露一些实力,达到李成的水准——他打铁的速度,在天源铁匠铺一众铁匠中算得上中等。打造出来的武器,质量上乘,有几十年打铁老师傅的功力。

偶尔假装运气不错,弄出了一把质量上乘的武器。

他的身份地位,也从最普通的铁匠,晋升至打铁师傅。

实际上,他的打铁技能早已经满级,已经达到了老李生前的水准。

陈栋有何永俊的推荐信,自然而然地会被天源铁匠铺的管理者认为,他是何永俊的人。

有了这一层关系兜底,哪怕是陈栋在他们眼里,打铁技术普普通通,仅仅是靠了关系,这才进入了天源铁匠铺,也不会轻易为难陈栋。

整个天源铁匠铺,类似于陈栋这种靠关系进来的铁匠有不少。

陈栋很享受没人注意的生活。

枪打出头鸟的事情,他最不喜欢做了。

夜里。

陈栋出现在自家的院子当中。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白天见到未来岳母娘,被轻视的的一幕。

陈栋十多岁时,父母因病去世,他成了孤儿。

从此,他被石头巷的邻居们孤立。哪怕是樊云的父母,在陈栋父母在世之前,和他家关系极好,最终也变得冷淡起来。

也只有樊云,继续偷偷摸摸找着陈栋玩耍,两人成了青梅竹马。

陈栋从一位不被看好的铁匠铺学徒,摇身一变,成为了天源铁匠铺的打铁师傅,很快在石头巷传播开来。

天源铁匠铺,那是出了名的铁匠铺,有官家撑腰,用后世的话语来说,就是铁饭碗。

陈栋夜晚在家时,经常有人在院门外敲门。

打开院门,可以看见各种说媒的媒婆。

石头巷和附近的一些普通百姓,家里有待嫁的闺女,都巴不得找一个媒婆去陈栋家里说媒。

可最终,这些都被陈栋一一拒绝。

段氏知道陈栋进入天源铁匠铺后,对陈栋说了些还算不错的鼓励话,大概的意思就是陈栋已经不一样了,可以活得很好,建议他早一点找个婆娘,生儿育女。

陈栋知道段氏的意思,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段氏的意思也很明确,哪怕陈栋进入了天源铁匠铺,成为了吃官粮的打铁师傅,可和樊云这种修道人士相比,终究是一个天一个地。

陈栋收回了思绪,没有和樊云的母亲段氏一番见识。

他开始练习无极养生功。

无极养生功的每一个桩功,他都熟烂于胸,身体早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不用他思考,也可以持续地练习桩功。

就在他完成了一整天的任务量后,陈栋忽然间感觉到了一股热流,从胸口涌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