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海不可平120(1 / 2)

顾晹摇头叹了口气,对着空气自言自语道:

“系统,你这也太小气了吧?米勒的《拾穗者》可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怎么就这么点奖励呢?”

虽然嘴上抱怨,他也知道,他这个系统似乎是没有内置AI的,死板得很。

与其想着跟它置气,不如想想怎么满足任务要求——

一千块说多不多,每一分钱却是来之不易的,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啊。

压下心中的不满,他仔细打量起李云姿指的那幅画。

画中的场景是一片金黄的麦田,三位农妇正弯腰拾取地上的麦穗,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影。

这幅画以朴实的乡村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与美丽,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是难以绕过的佳作之一。

这次的任务描述除了画家和作品名字,和前面一个基本一样,他大可以按照刚才的评价套路再来一次。

可人生如果总是重复相同的事,又有什么意思呢?

况且李云姿虽然出言反对了他的观点,对他的好感度却不减反增。

这一点足以说明,李云姿的内心世界很可能跟她日常聊天时表现得不同。

虽然她平时沉稳内敛,看起来很尊重已知的历史,但她的内心也许渴求改变,蕴藏着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渴望。

顾晹想起他第一次和李云姿相遇时的情景。

两人当时一起看画展,他为了应付系统任务随口乱编的几句玩笑话,竟惹得她频频侧目,巧笑连连。

这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或许能够引起她的兴趣。

这些想法,他以前没少在网络论坛上跟人激情互喷时疯狂输出过。

不过往往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画画的和普通网民还有不同,大多对成名艺术家有种迷信。

可能他们并不一定真的欣赏某个画家或者他的作品。

但是如果顾晹出言否认,那就等于否认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必然对他展开围追堵截。

倒不是他喜欢标新立异,而是喜欢那种舌战群儒的快感,尤其是在美术论坛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小众社区。

只可惜他输多赢少。

之所以常常寡不敌众,是因为他的对手们最喜欢用来堵他话的就是——你看看人家的画现在值多少钱,你的呢?

这一下就直接给他干沉默了。

这可能也是他后来一直心心念念地想成为一名大画家的原因之一。

而当下,他一旦说出了他自己的真实看法,李云姿是赞同还是不认可尚在两可之间,那一千块大概就彻底凉了。

嘁,一千块而已,他顾大画家赌一把又何妨?

连表达自己的观点都不敢,还谈什么将来成为大画家。

而且他一旦赢了那可就是双赢,不单他自己爽了,也再次验证了李云姿和他观点相近——起码她能接受。

还有什么事比遇到一个和自己审美情趣高度一致,还无条件帮助自己的知心学姐有意思呢?

哪怕他赌输了,至少他说了出来,他自己已经爽了先。一千块什么的,大不了晚上在郑姊妍朋友那多拉几个人头。

计议已定,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缓缓说道:

“这幅画,米勒用他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乡村生活中最朴实无华的一面。

“红黄蓝三原色的头巾,还有洒在三个拾穗者身上的阳光,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温暖和生机。

“整体来看挺好的,有主题有表达。”

说到一半,他顿了一顿,观察李云姿的反应。

只见李云姿微微点头,听得十分专注,但飘在他眼前的好感度信息毫无变化,似乎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顾晹心中早有预料,他不急不忙继续说道:

“但云姿你看啊,那后面骑马的那个人多可恨,你再看后面那个像小山一样高的麦堆。

“那骑马的人,把成山的麦堆拉到自己家里去,让这几个农妇弯着那么大的腰捡麦穗。

“生气,画肯定好,但我看着堵心啊。”

“李云姿,好感度♡“55”。”

顾晹话已经说完,不管是积极的评价,还是挑刺式的抨击,李云姿的“心灵指数”却纹丝未动,这又是为什么。

讨厌也好,喜欢也罢,总不能情绪没有任何变化吧?

奇哉怪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