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龙吟曲312(1 / 2)

  张贵妃却没有向往常一样及时接话,仁宗向她看去,发现她手上也捧着一本册子,正看得津津有味。

  “早知道苏家小儿聪颖绝伦,没想到他的胆子这么大,竟然敢独自深入虎穴,仅靠口才,便制住了大半远岛海盗。”张贵妃又翻了一页,露出小人书上精美的插画。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失笑,原来朝野上下,宫廷市井,都被这对父子的事迹迷住了。

  “神鲲之说,我倒希望是真的,只不过这么多年来,看惯了《和乐小报》凡事先问合理性和究竟,听到海边出现大鲲时,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所谓鲲鹏,其形之巨,到底是吃什么长那么大的。”仁宗又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当年人都说《和乐小报》乃是消遣之物,华而不实,没有一点实际的用处,但长久以来,我连变戏法的都不敢相信了。许多事,小报上写了,起初所有人都不相信,但时日久了,却

  能感受得到,小报所说,确实更像是真相。就拿苏迈智计降伏海盗一事来说,若换了东京人士,怎么看不出来其中蹊跷?”

  “你可知,王十娘派出去的那一支船队,带回了多少个海外小国的国书,又带回了多少奇珍异宝?听说十娘还找到了可以用于纺织的棉花,打算在岭南种植,只愿大庇天下寒士的日子早点到来。”

  “官家诚心,日月可鉴,那一天总不会太晚的。”

  随着苏轼奏折到达东京的,还有王弗精挑细选的一船海外货物,其中各种香料、珍珠宝石、羊毛制品极受欢迎,宋人的生活中从不会缺少香料的身影,海外质美价廉的香料,甫一登场,就引发了大量关注。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风言风语在东京传扬开。有人不明就里,以为李书文等人是朝廷派出去的,于是诟病苏轼利用朝廷公事牟取暴利,甚至有御史上书弹劾他贪污腐败。

  仁宗亲自在朝会上为苏轼解释:“苏轼的夫人王氏,乃是一代义商,多年以来,创办《和乐小报》获利甚丰,却将其资产用于改进造船技术,培养工学、医学、农学、外国贸易学的人才,我不光早有耳闻,而且一直非常支持她。这一次远航,是王氏上报于我,因朝廷海船与人才不足以远航,便以王氏所派船队为先锋,到海外诸国递交国书,联系贸易,此次船队所获,皆是王氏诸学生出生入死得来,十娘已经将其获利用于名下济世医学院、安济坊、慈幼局等,作为奖学金发放给了学生们。我认为,王氏族学为百姓所需治学,颇有创造,实为万世师表,赐匾额一块,令王氏学堂潜心治学,为国为民培养人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