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东阳歌299(2 / 2)

  朝贡体系中,受益的是芥尔小国,吃亏的是大宋,但□□上国的思维一直影响着朝廷上下,就连苏轼也不能免俗。

  李书文道:“我与他们提前签过协议,暂时只谈贸易,等到关系稳定下来,再谈国事,他们之中有些人,与本国朝廷关系并不好……”李书文没有再说,但苏轼和王弗已经懂了他的意思,他这次是从印度洋进地中海,路过的国家本来与大宋是有过陆路贸易的,主要是茶马交易,川蜀的茶叶通过成都、秦州的榷茶和买马司输出到回纥及西域等地,又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一条稳定的海上商道,自然也是他们所渴望的,毕竟陆路难行,又有他国阻碍。没有人能够抵抗住丝绸、瓷器巨额利润的诱惑,这两样东西,在如今的西方各国,是奢侈与身份的象征,还有茶叶,也是供不应求的货物。

  虽然语言不通,但好在王弗有先见之明,让他们带了具有语言天赋的翻译学生过去,一年多下来,虽然不能完全通晓他们的语言,沟通上已经毫无阻碍。

  李书文他们回去整理此次航行带回来的物品和资料,王弗负责与外国商人谈判,力争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他们带来的香料、珍珠宝石、羊毛制品甚至是铁器和铅锌器皿。

  由于第一次直接接触大宋的官方,他们还闹不明白王弗的身份,好在学生们日常交流中,常常把老师挂在嘴边,他们也对王弗略有耳闻,于是十分信任王弗。王弗也不坑他们,鉴于是第一次合作,都给了他们极好的价格和优惠,承诺负责帮他们采购上等丝绸、瓷器和茶叶,还让他们在无由茶园安顿了下来。

  一箱又一箱的货物运下船,围观的百姓都看呆了,对外国有了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猜想,那种繁荣热闹的景象,深深烙印在了他们心中。

  第二天,苏轼命人贴出公文,将各国国名和地理、风物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后面附上了长长的货物单子和报价,欢迎大宋商人与他们洽谈。

  泉州府的商人们已经听说了苏夫人就是“齐九”的事,又打听到王弗家底丰厚,吃下所有货物都不在话下,没想到她愿意让利于民,不愧是知府夫人。他们更没想到,到了现场,苏夫人连翻译都替他们准备好了,一个个展示的货台看过去,看中什么就可以上前询问,又方便又快捷。

  后来,泉州府便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设一地,布货台,把自家的样品摆上去,一问一答,合拍就买,谓之“展销会”。

  王弗查看了李书文带回来的东西,终于松了口气,他带回了大量的棉花种子。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至迟在南北朝传入,只是多在边疆种植,宋末明初,大量传入中原,全国推广是朱元璋下令强制完成的。除了关陕,闽广尤其是泉州,也是棉花的登陆地,这倒是巧合了。

  棉花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同时又是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相比鸭绒更易获得,产量更高,棉纺织物坚固耐磨,穿着舒适,是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能得广厦千万间,至少能够织就一件抵御严寒的棉衣,为大宋的百姓增加一项糊口的收入。

  另外还有几样作物种子,都是王弗需要的。出发之前,王弗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写航海日志,如今收上来一大箱,可要花不少时间来看。王弗粗略浏览了几面,发现他们写的日志很有文采,又不乏趣味,非常适合出版,便说要给他们出版合集,还会选择好的文章刊登到《和乐小报》上。<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