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274(1 / 2)

  赵氏还说呢,她当时无比嫌弃梁文修和苏轼这两个女婿,现在看着也顺眼了不少,不过面对拐走了自家娇娘的人,她始终没办法做到以前把他们当做寻常晚辈时的和蔼可亲。

  映之才来东京不久便要回去,这一回王瑭送不了她,因为他课业繁重,不宜离开,映之收拾了行李,连夜就走了,他从书院回来的时候,也就赶不上她了,不过映之跟着王家来往东京与益州的商队,安全还是能够保障的。

  这一次是赶回去守制,商队便就着她,走得很快,不过王弗托她在江陵停留,去看看白芷。快到腊月的时候,王映之终于到了襄州,忽而天降大雪,封住了去路,只能在驿站稍作停留,等雪后再走。

  他们住的这个驿站极大,打理得也很好,干净整洁,映之他们本是商旅,不能住在官方的驿站的,但附近客栈都被住满了,只剩下这边还有空房,映之也不得不借了苏轼的名头,住了下来。

  谁知驿站的管事竟然听说过苏轼,拉着她便问:“原来是眉山苏子瞻的亲眷,此次南下,是回乡探亲?我近来读报,看到了苏签判在凤翔府治理瘟疫的事,光是看见描述,便觉得惊险至极,苏签判真是爱民如子,舍不得治下百姓受苦,同吃同住,自己也染上了瘟疫……娘子有任何需要,尽管提,我可不能慢待了苏签判的眷属。”

  映之也很为苏轼和王弗自豪,但她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麻衣,道:“多谢店家厚爱,不过我回乡是为亡父守制,不能在此多做停留,等雪停了就要走,便不多占用驿站的房间了。”

  管事一拍脑门,仔细看去,果然映之身上的衣裳不太一样,因为怕别人觉得晦气,所以把孝衣放在两件衣服中间穿着,只露出了麻衣的边缘。她一身素淡,不施脂粉,不戴金银珠宝,反而如同清水芙蓉般,亭亭玉

  立,叫人看了就喜欢。

  映之回房读书,那管事的转身离开,嘴里嘟囔着:“看她年纪也不算小了,还要为亡父守制,应当是没有出嫁,长得温柔可亲,家世也很好,怎么就没许亲呢?若我有个儿子、侄子与她年貌相当,定要向她提亲呀!”

  他又急急忙忙地向后头一间屋子走去,还没走近,便闻见了浓重的药味,听见了剧烈的咳嗽声。

  “雱儿,你怎能不吃药呢?冬日伤寒,可不是小事,早早吃药,才能早好,我们也不必耽搁在此地,径直往东京去了。”

  “小雨这么小,为何现在就为她定下亲事?日后这人长歪了,小雨还得遵循婚约嫁给他,那岂不是跳进火坑了吗?他们家穷得叮当响,只有一身傲骨还看得过眼,可这傲骨,正是女儿家嫁人的大忌。”

  “你还小,怎么懂得婚姻道理?我将小雨许给他家,自然有我自己的道理,我难道还能害了小雨不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