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 / 2)

  或许用现代的话来说,王弗是苏轼的“无脑吹”,很容易影响苏轼创作的理性,苏洵对她做出限制,是再正常不过的决断了。不过经此一役,苏轼也学会了留个心眼,每次王弗胡乱吹捧他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诗文给苏辙看看,苏辙也觉得不错,就交给苏洵应付他们的每日任务。

  至于那些写得不好的,他有时拿出来回顾,有确实惨不忍睹的,就偷偷拿出来烧毁了,以防王弗日后不加筛选,就拿他的诗文去印文集——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王弗就开了家书籍铺。

  不过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并不会伤害王弗的积极性,也不会伤了一家人的和气。苏家人就这样保持着高昂的精神,一天天接近开封府,俗称作“东京”或“汴京”的全国中心。

  正月底出发,到达东京已经是端午之后了,站在汴梁城绵延不断的城墙之下,看着运河里来往的船只,风尘仆仆的苏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这里才只是东京的外城,运河也只是东京城外四条运河的其中之一,但干净整洁的街道,威武健壮的军士,悠闲自得的百姓,都无一不显示着这座城市的繁荣。

  来接他们的是早早被派到东京城经营赵家书籍铺东京分铺的汪明、汪孝兄弟俩。他们都才刚满二十,却极早就被王弗委以重任,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王弗收养的七个孤儿之二,更因为他们学业优异,是王氏私学商科第一届最出色的学员。

  “十娘子!”“李兄!”两人相继出声,上前两步与王弗身旁,他们昔日

  的老大李书文紧紧拥抱在一起,久别重逢,这些患难兄弟并没有半分生疏,人虽然长得愈发高大成熟了,心中的情义却是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改变的。

  王弗也没有责怪他们对自己的忽视,事实上,她和他们的感情也是一样深的,从小一起长大,不分主仆、师徒,他们就跟她的哥哥一样。若不是她是个女子,还已经成婚了,恐怕汪家兄弟也会拥抱她的。

  与王弗短暂叙旧之后,汪家兄弟立刻前去向苏洵问好,把他们对苏家一行人的安排一一言明:他们已在城中僻静处选择了一处宅子,那里很适合需要考试的举子,宅子也不大,三进三出,因为东京城内寸土寸金,且房屋难购,暂时只能买到这样的宅子,若是苏洵不满意,可以在他们准备下的另几个宅子里选一个,不过那些都是租来的,恐怕不能长久居住。这处宅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离皇城比较近,日后若是苏家父子在京为官,上朝时也能省些脚程。

  对此程氏虽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却也不好在汪家兄弟面前直接提出来。她原先是预备着自己买宅子,但一路上越接近东京,她对东京的房市了解得越来越多,这种天真的想法也就没有了。若是他们买了房子,恐怕就要衣食无继了,更别说,没有一定的人脉和实力,他们根本就买不到合适的房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