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87(1 / 2)

  程氏心神微动,想起苏轼说过王弗精通算学,便起了考校的心思,让任氏从账房取来上月未看过的账本,对王弗说:“你如今已是我苏家妇,家里的情况也该叫你知道知道,想必赵姐姐也曾教导过你如何看账,不如今日咱们就一起看看账本,权当是个消遣。”

  看账王弗当然不怕,只是未免太过枯燥,这哪里是“消遣”?分明如同上班一样,让人苦不堪言,尤其别人家的账本可不比王家的账本使用表格和固定名词,一般都冗杂难懂,不清楚实际的产业情况,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弗知道程氏对她有些心结,她不会刻意去讨好,却也不会忤逆程氏,该做的分内事都会努力去做,尽量不让苏轼难做。

  于是一上午她们都在程氏处理杂事的偏房待着,王弗看账的速度很快,一目十行,却能精准地找出问题所在,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就向程氏虚心求教。程氏坐在一旁喝茶绣花,渐渐变了神色。

  苏轼的乳母任氏任采莲,也是程氏的得力助手,在苏家生活了二十多年,很清楚程氏的脾气,她其实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看着柔和,心中却极有主意,很欣赏有能力的人,奖罚分明。外界传闻都说王十娘脾气古怪,任氏看到的却不一样,她觉得王十娘与程氏很像。

  等王弗查完了手边那一摞账本,程氏忽然开口:“也不必急着今日看完,歇息片刻吧。”

  “是。”王弗乖巧地在程氏身边坐下,任氏上前沏茶,对她说:“娘子好本事,寻常人看恁多账目,没个一两天看不完,您只用了半晌午就看完了,想必是有什么诀窍?”

  “看账本倒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记账,若能熟知记账法则,再看这账本,便如同庖丁解牛一般,诸事都明了了。家父恰巧在编制账本上有些心得,曾对此著书立说,像和乐楼和益州印刷行会,都是用的这种‘借贷记账法’,简单明了,十分易懂。这账目虽不是用借贷记账法做的,却也有其内在的联系。”

  “不知娘子可否赐教?”任氏听说王弗虽然脾气古怪,却是个不吝赐教的人,只要有人问她,她都愿意尽力解答,所以才大着胆子向王弗求教。

  王弗看了看程氏,后者点点头,她便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借贷记账法,果然一屋子的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但即使不能完全弄懂,他们也能听出三分奥妙来。八娘直呼:“十娘,你这方法比原来的记账方法好记多了,令尊不愧是中岩书院最受欢迎的算学老师。”

  “爹爹有意将之推广开来,这几年也有了些成效,如今东京城里很多商家都改用了这种记账方法,说不定过几年朝廷也会普遍使用借贷记账法,若是你们有心想学,可以去书院旁听,或者看看赵家书籍铺出的《借贷记账法》这本书。”

  “不知王家与编制《太平廷报》的司马官人可有联系?”

  程氏是个爱读书的,《和乐小报》她也是一期不落,司马光经常转载《和乐小报》的内容到《太平廷报》上,以前她就和苏洵讨论过,或许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今天听到王弗说起记账的方法,她就想起了这件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