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2 / 2)

  王浮低着头,泪水如泄洪一般流下来。高中的时候,学校的校草给她递情书,约她去游乐园,那时候她正处于叛逆期,不服奶奶的严格管教,偷偷溜了出去,一个人在游乐园玩了一整天,晚上十点才回家,打开客厅的灯,吓了一跳。奶奶坐在地上,捏着她的情书,埋着头一直在哭。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不论古今,养女儿的父母都会有同样的烦恼,既希望女儿过得开心幸福,又怕她们遇人不淑,遭到什么不好的事,所以教导她们,不要早恋,不要太晚回家,不要穿着暴露,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说你两句,怎么就委屈成这样?我还没打呢——”赵氏见她哭了,连忙拿出帕子给她擦眼泪,“你这样哭,待会儿你爹又要训我了,哎呀,小祖宗,我不骂你了还不行吗?”

  王浮伸出双手把赵氏抱紧,带着哭腔说“以后不会了,我保证。阿娘……”

  “保证就保证,抱着我做什么?松手松手,你的鼻涕都蹭到我身上了。”

  王浮听了,一时喷笑,脑袋在赵氏身上狠狠蹭了蹭,糯糯地说“阿娘,我要吃炒年糕。”

  “你还想吃?可不美得你——音娘,快过来把她给我拉开。”

  “不嘛不嘛,多抱一

  会儿,音娘去给我做炒年糕!”音娘笑着应“好”,十分自觉地出去了。

  自从中贡书院开山授课,整个青神一下子热闹起来,许多外地学子慕名而来,王浮又紧跟潮流,在镇上开了书籍铺,除了售卖以往赵家书籍铺的东西,新加了教案整理和习题册,甚至免费为书院老师印刷他们以往的作品,以便于学子们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老师。

  整理者当然是书院成绩公认第一第二的苏家兄弟了。

  苏轼天资出众,学习上却不曾有一日懈怠,他的笔记人人都想看,却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因为他往往只写一两个字,重看笔记的时候就能根据这一两个字还原出来自己要记住的东西。他连抄书都是这样,只抄前几个字,旁人指着他抄下来的字,对他提问,他就能完整背诵。

  既然如此,王浮肯定要物尽其用才肯罢休,不过苏轼也很配合她,甚至不肯收取酬劳,还是王浮强行要给他,他才收下的。

  回到家乡的王浮,已经离开了所有的波云诡谲,开始琢磨起一些提高女性地位的东西。她一直都相信,在这个理学还没出现的时代,她可以稍稍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即使再微不足道,她也想去做。于是她在青神成立了“女学会”,教授贫苦人家的女儿医术、纺织、刺绣、烹饪和算学等实用技术,让她们能够自力更生。

  一开始没有人愿意来,直到王浮救了一个意外落水的女童,众目睽睽之下,她为那个孩子做了人工呼吸,脸色都已经变得青紫的孩子突然缓过气来,所有人都惊呆了,盛传她有神术或者巫术。

  借着这个名头,才有几户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把女儿送来上学,因为王浮承诺管饭管住管穿衣。她花了好几个月,亲自教那些十一二岁的女孩子读书识字,给她们讲自立自强的故事,帮助她们反抗重男轻女的家长的欺压。她甚至还让她们学拳脚功夫,用以自保,几个月过去,她们几乎是脱胎换骨,重获新生。<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