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2 / 2)

  稍后为你更新

  第100章

  一直到皇佑二年的五月, 李嫣生下王家的第四代长子, 梁文修都杳无音信。三娘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只是多了茹素祈福的习惯。

  王瑾的孩子暂时被取名为澄, 小名就叫“澄哥儿”,也被唤作“大郎”, 说来也好笑, 王瑾在族中排行第八,

  偏偏他头上的几个堂哥都还没成亲生子,就他一个,还没弱冠就生了孩子。本来大家都以为李嫣这一胎是女儿,

  结果出来是一个白白嫩嫩、长得比女孩子还秀气的男孩,大家就有点难以接受, 尤其是李嫣,

  生之前害怕这胎是个女孩而被婆家嫌弃,经过王浮持之以恒的“洗脑”,现在对着她儿子,竟然还有点嫌弃。

  皇佑元年,范仲淹在邓州的深化改革卓有成效,保住了他的项上人头, 也向满朝文武证明了他的能力,仁宗大喜,把他调到杭州任知府。杭州离他的老家苏州吴县近,

  他游宦多年,也希望回老家看看, 于是欣然上任。

  这一年来,边境的和市陆续重开,仁宗放开了许多贸易限制,西夏人和辽人都十分开心。因为游牧民族一般是受到自己的部落管辖,只要对于部落生存发展有益,他们往往趋之若鹜,毫不惧怕随之而来的分裂风险。利用这一点,宋人已经在西夏和辽人中间点了好几次火,自己却作壁上观,利用食盐、丝绸、茶叶等游牧民族短缺的物资徐徐诱之。

  再加上元昊被太子宁令哥刺杀身亡,他的幼子继位,却被其母舅控制,成为傀儡,西夏与大宋,边境的冲突渐渐减少,甚至很多时候西夏人都躲着汉人军队,两国渐渐相安无事。

  可官家和大臣们还没高兴两天,吴中地区又发生饥荒,虽然王浮早从皇佑元年河北地区的大旱灾中看出来,这场灾难远远没有结束,其他的灾荒肯定会接踵而至,刚刚上任的范仲淹又成了吴中地区百姓心目中的救星。

  因为吴中百姓笃信佛教,还喜欢赛龙舟,他就鼓励寺庙趁着饥荒工钱低廉,大兴土木,自己以身作则,天天跑到船上游玩,带动百姓在湖上宴饮。他还用官府名义雇佣了不少工匠,开始修缮杭州境内的官舍、谷仓、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先前他在邓州做得没有这么张扬,如今监察官员一看,吴中都饥荒了,范仲淹身为父母官,竟然趁机压榨百姓,鼓励奢侈浪费,公然挥霍财政资金,必须要弹劾!

  范仲淹向人们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然而人们都不懂他这是为了刺激经济。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如降税、降息、扩大政府支出等是完全正确的,范仲淹这些操作放在后世,经济学家们都挑不出错,在此时却要接受谏官的弹劾,被仁宗训斥。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却让所有人不敢再说话了,两浙地区因饥荒死了很多人,唯独范仲淹管理的杭州,死亡较少,百姓没有流亡他地。之前轰轰烈烈的弹劾反而像是打在监察官员们脸上的一巴掌,范仲淹在朝野的声望也达到了。<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