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2 / 2)

  司马光也不是笨蛋,收到信后立刻开工,还特别有眼力见地请仁宗赐名,为他们的报纸写开刊语。仁宗给这份报纸命名为“太平廷报”,虽然很没有技术含量,但这个名字寄托了仁宗的美好愿望,“太平”二字,也是百姓们所渴望的。仁宗为了支持这份报纸,亲笔写了开刊语,还印上了他的玉玺,表示此刊的官方地位。

  《太平廷报》的第一期平平淡淡,无功无过,因为官家亲自写了开刊语,那么朝中重臣自然也要表示支持,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墨宝,恭贺报纸开办。司马光战战兢兢,本来打算用普通的官方公文字体印刷,现在只能请人按着大臣们的笔迹刻版。

  所以第一期基本就变成了彩虹屁大全、书法作品集,没有多少人买,王浮倒是挺开心,她一下子收集到不少名人的字,虽然刻版失了些韵味,但总体运笔和风格还是很明显的,值得收藏。

  司马家是编著史书的世家,像司马光,原本的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司马光强烈反对未果,请求外任,在洛阳住了十五年,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办报纸跟编史书也有相通之处,这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很容易就走上了正轨。

  范仲淹那头,他立下“军令状”,已然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起来了,就连范纯仁离家上京赶考,他都没时间去给他送行。

  在王瑾和林洋的带领下,范仲淹去王家的矿场视察。这两年他也见了王瑾很多次,王瑾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渐渐成长为一个能跟朝廷大臣讨价还价的商人,也是他看着过来的。对于王瑾,他也是真心实意当做自己的晚辈,时时指点的。

  寒冬腊月的矿场,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工人们推着奇怪的车子来来往往,虽然身上淌着的汗把夹衣都浸透了,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疲倦和不满。

  “他们手里的那种小车,叫做什么?”

  “那个啊,那是‘独轮车’,用来少量多次地运输重物,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轻松推动。”

  “那边上上下下的是什么?为何看着如此轻松,就能把重物运上去?”

  “那是滑轮组,可以自下而上运输重物,十分省力,跟水井上用的井轱辘一样,只不过更复杂一些。”

  “那地上那些横竖交错的木头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轨道,挖矿的时候稍微注意一点,逐渐增加高度,让矿道有一些坡度,轻轻一推,里面的矿石车就能顺着矿道自己滑出来了。”王瑾话音未落,黑漆漆的矿洞里就跑出来一辆矿车,装满了黑色的原煤。<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