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2 / 2)

  验证水泥和蜂窝煤确实可用, 范仲淹派出心腹, 到邓州各地探查矿产所在, 绘制地图,如此忙碌了两个月,又派人带着实物和图纸赶往东京,

  请求宋仁宗颁下特令,准许南阳地方自己采矿。

  因为王浮的特别请求, 范仲淹表面上隐去了王家的存在,

  只在密函里说明是青神乡贡进士王方奉上蜂窝煤和水泥配方,以解朝廷之忧。王家顾念家国大义,不求私利,但范仲淹认为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赏赐,最好能够允许王家人采矿和制作蜂窝煤、水泥等物售卖,因为范仲淹认为,

  王家人既有如此才华,应当使他们努力钻研,做出更好的蜂窝煤和水泥, 甚至是其他东西。

  此时仁宗也在为各地相继报上旱情而忧愁,身边的宫女为他添茶, 一个不小心,茶水溅到了某位大臣的奏表上。

  宫女骇然,立刻跪下求饶。她是临时代替一位奉茶宫女前来上茶,没想到太过激动,惹了祸事。

  仁宗却只是挥了挥手,让她下去,并没有责罚于她。

  这就是宋仁宗赵祯。

  仁宗揉了揉眉心,脑子又开始剧烈疼痛起来,正当他准备休息片刻时,殿外跑进来一个小太监,又奉上了一份奏章。

  他只好坐下来接着批阅奏折,打开那份新来的加急奏折,竟然是许久都没有上过奏表的范仲淹写的。他赏识范仲淹的才华,也认为他的庆历新政有很多可取之处,但现实并不允许他继续支持范仲淹进行改革。范仲淹在邓州无声无息,可能就是对他的一种抗议吧?

  仁宗看着这份密折,不由得全身紧张僵直,微微立起上半身,等他看完,竟拍案而起,连连叫好,身旁的内侍晁安微微一动,便听见仁宗开心地说“晁安啊,没想到这范仲淹到了地方,虽然老病缠身,却还是壮志未改,他这份奏折,虽不能解旱情之急,却解了百姓冬寒之苦啊!”

  “能为官家分忧,也是范大人的福气,范知州为官地方,自然要为百姓做实事。”

  “朕是真的开心,你可知范仲淹为我献上了何等宝物?来来来,咱们一起出去看看。”

  “是。”晁安虚扶着仁宗,与他一同去殿外看范仲淹手下带来的东西。

  只见侍卫抬上来一只奇形怪状的炉子,又从箱子里取出一团团黑色带孔的东西放进炉子,点燃了大把松片扔进去,很快那又黑又硬的“石头”就泛红,升起了幽幽火焰。

  仁宗皱眉,他也见过柴火燃烧,比这个火大多了,难道范仲淹在夸大其词?<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