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114(2 / 2)

  沈括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他父亲已经到了简州,他就独自带着手下的人来了益州。他手下这群人,都是印刷业出色的工匠,此次带来,是为了活字印刷。

  “前不久,我在鄂州看到《和乐小报》,发现其中有参差不齐的印迹,经过观察,发现以往使用的雕版印刷并没有这样的情况,于是猜测你们赵家书籍铺用了新的印刷方式。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叫毕升的工匠正在把木板锯成小块,在每一个木块上雕字,最后拼合起来,背部涂胶,放置于铁盘之上,加热之后木块就组合成了一块整齐的木板,印出来的字迹与你们《和乐小报》的印迹十分相像,于是恍然大悟。但近来再看你们的小报,发现印迹渐淡,想来你们在此方面已有改进,我感到十分好奇,因此前来求教。”

  “你说外面那位工匠叫做‘毕升’?”王浮指着院中端着碗牛饮一般“咕咚咕咚”喝着水的大个子,不敢置信——他竟然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改进者毕升?

  王浮说完,突然有点心虚,难不成她抢了人家的发明成果?她只知道毕升改进了印刷术,却不知道毕升竟然和苏轼是同时代的人。

  “怎么,十娘知道他?”

  “不不不,只是觉得好奇,能想出这样好的改进办法,在某些方面一定异于常人吧。”

  “的确,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匠人,善于思考,懂得总结日常经验化为己用,于印刷一道颇有心得。此次带他来,也是应他所求,他想拜想出这个改进方法的人为师,愿意不要工钱,为你们赵家书籍铺做工十年。”

  “可是,具体印刷办法,我们已经刊登出去了啊。”王方不解。

  “正是因为如此,他更加敬佩您的为人,愿意放弃这么大的好处,也要造福百姓,让更多人看得起书,光凭这一点,您就足以让他终生追随了!”

  沈括接着说起毕升小时候的事,他曾经也在村中私塾学过两年,那是教书的老先生心善,知道他们家已经穷得揭不开锅,根本付不起束脩。兄弟几人出门都要轮流,因为没有多余的衣服,其他孩子只能光着腚在稻草做的被窝里瑟瑟发抖。

  作为大哥的毕升,每天都在田野间逡巡到天黑,才能找到一些野菜和田鸡、田鼠,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充饥。等他长大一点了,可以到镇上做工,不识字的工人一天扛包挑担累个半死,只能拿到十文钱不到,还不够自己糊口,识字的工人就不一样了,可以做轻松的活儿,还能拿更多的钱。

  毕升对于知识是那样虔诚地敬畏着,所以他选择做一个印刷工匠,并且终生都在为改进印刷术而不懈奋斗着。

  为了这个理想,他抛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跟着沈括来到四川求教。<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